第4章 纵欲炼药(2 / 4)

加入书签

人心的本事,竟能精准解读这些“天书”

于是,严世藩便代父拟定诏旨,也就是当时所称的“票拟”

,每次都能切中世宗的心意,这让严嵩愈得宠。

父子二人狼狈为奸,分工明确。

严世藩常在西苑侍奉世宗设斋打醮,撰写青词,极尽谄媚之能事;严嵩则在宫中或家中号施令,操纵朝政,将大明的宫廷变成了严家的天下。

当时朝野上下,都私下称严嵩为“大丞相”

,严世藩为“小丞相”

,其权势之盛,可见一斑。

权柄在握,严嵩父子便开始肆意敛财纳贿,公开卖官鬻爵。

官职被明码标价,知府一万两白银,御史五千两,就连县衙的小吏,也需数百两方能谋得。

各地官员为了晋升,纷纷争相贿赂,每年都有大批金银珠宝、奇珍异宝,通过水陆两路,源源不断地运往严嵩在江西的老家。

到了嘉靖四十四年严嵩垮台时,朝廷查抄其家产,结果令人瞠目结舌:黄金三万余两,白银三百余万两,珍珠、翡翠、玛瑙等珍宝古玩不计其数,家中更是珠玉满室,黄金铺地,其财富之巨,堪比国库。

严嵩的党羽爪牙,也一个个效仿他的所作所为,贪污受贿,恃势为恶。

由严嵩举荐的总理盐政鄢懋卿,更是嚣张跋扈到了极点。

他出巡时,乘坐的是由百人抬着的大轿,轿内布置奢华,堪比宫殿;途中作威作福,欺压官吏百姓,所到之处民不聊生。

他每日设宴摆酒,耗费千金,所辖的四个盐运司,每年都要向他进贡贿赂白银两百万余两。

盐商富户、地方官吏,无不被他敲诈勒索,稍有违抗,便会被罗织罪名,捕拿下狱,甚至惨遭虐杀。

鄢懋卿家中财富堆积如山,就连日常用度都极尽奢靡,其挥霍程度令人指。

严嵩的义子赵文华被罢官还乡时,运送财宝的车船排成了长长的队伍,绵延数十里,由严嵩派来的兵士沿途护送。

沿途百姓见了,无不惊叹唾骂,当时朝中甚至有人说,若将严嵩及其党羽的家财全部查抄,足以充实国库、安抚边疆,再也无需向百姓增加赋税。

就在严嵩父子在朝堂上兴风作浪之时,世宗朱厚熜自壬寅宫变后,对后宫愈忌惮,更是一心扑在修道求仙上,妄想求得长生不老,从此久不视朝,群臣想见他一面都难如登天。

而此时,另一个方士陶仲文,取代了早已病死的邵元节,成为了世宗最宠信的人。

陶仲文是南冈人,年轻时曾做过黄冈县吏,生性喜好神仙方术,曾在罗田万玉山中修炼符箓之术,靠着一些装神弄鬼的伎俩,在当地小有名气。

邵元节得宠时,两人颇有往来,后来邵元节将他引荐入宫。

当时邵元节已然年迈,精力不济,宫中的斋醮之事,渐渐便由陶仲文代理。

陶仲文的骗术比邵元节更为高明,他作法念咒、驱邪禳灾,说得神乎其神,把世宗哄得团团转,很快便得到了宠信,被封为“神霄保国宣教高士”

邵元节病死前,特意嘱咐世宗,让陶仲文主持宫中醮事,世宗一一应允,随后又加封陶仲文为“忠孝秉一真人”

,掌管天下道教之事,不久后又加授少保、礼部尚书,晋封少傅,享受一品俸禄,其地位之尊崇,堪比朝中重臣。

自此,世宗对陶仲文言听计从。

陶仲文向他进献“清净养心”

的道诀,世宗竟真的想要让太子监国,自己专心修道,过一两年再亲政。

大臣杨最见状,心急如焚,上疏劝谏,称太子年幼,朝政不可荒废,修道求仙本是虚妄之事。

可世宗早已被陶仲文迷惑,见杨最竟敢反驳自己,当即下令将他打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