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安史之祸(2 / 5)

加入书签

安禄山拱手答道:“臣腹中空空,只有对陛下的一片赤心!”

这句谄媚话说得恰到好处,李隆基愈欢喜,当即命他与杨铦、杨锜结为异姓兄弟,还亲昵地称他为“禄儿”

安禄山趁机凑趣,竟跪地拜杨贵妃为母,杨贵妃含笑受礼,两人就此成了名义上的“母子”

此后安禄山更是平步青云,被赐铁券,进爵东平郡王,将帅封王,便是从他开始的。

他屡屡入宫谢恩,满心都想与杨贵妃亲近,偏偏这时接到诏命,让他兼任河北道采访处置使出外巡边。

临行前,他望着深宫方向,暗暗咬了咬牙:“长安,我还会回来的。”

安禄山回镇后,很快想出一条邀功的毒计。

他假意召集奚契丹各部酋长赴宴,暗地里在酒中下药,将这些人灌醉后尽数斩杀,斩进献朝廷,再请入朝报功。

李隆基哪知其中猫腻,只当他忠诚可嘉,不仅准奏,还命有司为他在长安建造府第,务求壮丽,不惜耗费巨资。

待安禄山行至戏水,杨氏兄弟姊妹竟全员出动迎接,车马连绵数十里,冠盖遮天蔽日。

李隆基更是亲自驾幸望春宫等候,见了安禄山便再三褒奖,还特赐旁坐。

安禄山献上的千名奚俘,全被赦免充作他的差役。

杨氏兄弟引着安禄山入住新第时,他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府中器具无不精美绝伦,金银器皿占了大半。

后来才知,建造时李隆基特意叮嘱有司:“胡人眼光高,别让他们笑话我大唐小气。”

安禄山在新第中大摆宴席,竟请李隆基赐下墨敕,让宰相们前来赴宴。

李隆基竟真的下了手诏,令李林甫以下官员悉数前往。

李林甫正权倾朝野,群臣无不敬畏,唯独安禄山仗着圣宠,能与他平起平坐。

不过李林甫心思深沉,时常能一语道破安禄山的心思,让他又惊又怕,不敢造次。

李隆基每日遣杨氏兄弟陪伴安禄山游宴,席间摆满珍馐,梨园教坊的乐工奏起靡靡之音,舞姬们旋着水袖翩跹。

可安禄山的目光总越过歌舞,飘向深宫方向,此次入朝,他魂牵梦萦的只有杨贵妃。

于是他频繁托人送入私藏的珍物:西域进贡的夜明珠,能映出人影的水晶镜,还有那匹名为“玉花骢”

的宝马,据说曾是波斯王子的坐骑。

杨贵妃收了礼,也常回赠些亲手绣的荷包、酿的桃花酒,一来二去,两人间的往来渐渐越出了“母子”

的名分,宫人们看在眼里,都暗自咋舌,却没人敢声张。

安禄山生辰那日,李隆基与杨贵妃的赏赐流水般送入他的府邸:黄金百两,锦缎千匹,还有一件用孔雀翎羽织成的披风,在阳光下能变幻出七种颜色。

三日后,杨贵妃竟派内侍传他入宫,说是要行“洗儿礼”

安禄山踏入贵妃寝宫时,只见十六名宫女抬着一顶绣金轿子,轿里铺着锦绣襁褓。

杨贵妃笑着指了指他:“禄儿,今日为娘给你洗尘。”

不等他反应,宫女们便七手八脚地将他裹进襁褓,抬上轿子在宫中游行。

“禄儿乖,娘给你糖吃哟!”

杨贵妃在轿旁拍手笑,宫人们跟着起哄,嬉笑声惊动了李隆基。

他赶来一看,见那肥硕的胡人被裹得像个婴儿,正由宫女们抬着晃悠,顿时乐得前仰后合:“爱妃这主意妙!

赏!”

当即赐给杨贵妃百两洗儿金银,又赏了安禄山一整套嵌宝玉带。

当晚的小宴设在沉香亭,李隆基与杨贵妃并坐主位,竟让安禄山侍立左侧,三人同饮至深夜。

安禄山借着酒劲,凑到杨贵妃耳边说些胡地的趣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