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柱石倾颓(3 / 5)
身将门的老将,自少年时便随父征战,一生历经大小百余战,西拒北周、北破突厥,为北齐筑牢边疆屏障,堪称“国之柱石”
。
他素来刚正嫉恶,最见不得宵小弄权,见祖珽仅凭谄媚迎合便身居高位,还与陆令萱内外勾结祸乱朝纲,常对心腹将领感叹:“盲人掌政,奸佞当道,此乃亡国之兆!
我斛律家世代忠良,岂能坐视大齐江山毁于这些人手中!”
这话没几日便传到了祖珽耳中。
他早就因斛律光平日对自己“不礼”
而心怀不满,如今听闻这般斥责,更是恨得咬牙切齿,暗中盘算着如何除掉这颗最大的“眼中钉”
。
恰在此时,陆令萱之子穆提婆找上门来,他久慕斛律家声望,又想借联姻巩固权势,便托人向斛律光求娶其侄女,却被斛律光当面怒斥:“你靠着母亲谄媚上位,品行卑劣,也配与我斛律氏联姻?简直是辱没门楣!”
穆提婆遭此羞辱,心中积怨难平。
祖珽得知后,当即备下薄酒登门拜访,两人一见面,未等多言便已心照不宣。
“穆将军,斛律光自恃功高,目中无人,不仅羞辱于你,更屡次诋毁老夫,若不除他,你我终难安枕。”
祖珽呷了口酒,阴恻恻地说道。
穆提婆正愁无处泄愤,当即拍案应道:“左仆射若有良策,我愿全力相助!
定要让这老匹夫付出代价!”
一场针对斛律光的构陷阴谋,就此敲定。
没过多久,高纬欲将晋阳城外万亩官田赏赐给穆提婆,以酬谢其“揭高俨之功”
。
斛律光得知后,当即入宫直言反对:“晋阳乃北疆军事重镇,戍边将士多赖周边田地耕种自给,以补军粮之缺。
若将良田赐给宠臣,将士们衣食无着,军心必乱,他日北周来犯,如何御敌?”
高纬虽满心不悦,却深知斛律光所言关乎边防安危,更忌惮其军中威望,最终只得收回成命。
穆提婆的良田美梦彻底泡汤,对斛律光的怨恨又添了几分,更坚定了与祖珽联手的决心。
祖珽见时机成熟,开始在高纬身边暗中散布流言,称“斛律丞相手握内外兵权,门生故吏遍布军中,近来常与边将密会,恐有不臣之心”
。
为坐实谣言,他又暗中买通宫中宦官,让其在宫闱内外传播一童谣:“百升飞上天,明月照长安。”
“百升”
合为一“斛”
,“明月”
正是斛律光的字,明为孩童传唱,实则直指斛律光意图称帝,“长安”
更是暗喻其欲取代北齐,效仿北周定都长安。
已经就对斛律光兵权心存忌惮的高纬,听闻童谣后疑心更重。
祖珽趁热打铁,又伪造了一份“证据”
:谎称斛律光曾派人暗中联络自己的亲信,许以高官厚禄,邀其作为内应,里应外合动兵变。
穆提婆也在一旁敲边鼓,声泪俱下地劝道:“陛下,斛律光父子手握重兵,若真要谋反,朝中无人能挡!
如今流言四起,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不如先下手为强,以免重蹈琅琊王兵变之祸啊!”
高纬被祖珽、穆提婆轮番蛊惑,早已没了分辨是非的能力,只觉得不除斛律光便寝食难安。
他咬了咬牙,终于对这位为北齐征战一生的老将,下了诛杀的决心。
武平三年八月庚午,高纬遣内侍前往右丞相府,以“北周蠢蠢欲动,急召丞相入宫商议御敌之策”
为名,传斛律光入朝。
这位年过五旬的老将对皇权毫无猜忌,只身着常服,不带一兵一卒,独自随内侍前往太极殿。
行至殿门,斛律光刚抬脚迈入,两侧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