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萧鸾篡齐(3 / 5)

加入书签

不敢有半分怠慢。

如今已推迟三次,京中百姓流言四起,百官也人心惶惶,若再推迟,恐引天怒人怨啊!”

萧鸾坐在龙椅上,眉头拧成死结。

殿内静得能听见烛火噼啪作响,他盯着王晏胸前的玉带,心中猜忌突然翻涌:王晏是当年助自己登基的功臣,如今屡次强谏,莫不是想借着祭祀之名拉拢势力,暗生异心?

“近日宫中夜夜有异响,巫师说此时举行大典会冲撞神明,待过些时日再说。”

萧鸾语气冰冷,一句话堵死了所有反驳的余地。

“陛下!”

王晏急得额头冒冷汗,声音颤抖道:“巫师之言不可尽信!

春祭是为百姓求丰年,若因迷信误了农时,百姓无粮可食,恐生民乱啊!”

“够了!”

萧鸾猛地拍向龙椅扶手,案上玉圭被震得出脆响。

“此事朕已决定,再敢进谏,以抗旨论罪!”

王晏僵在原地,望着萧鸾冷厉的眼神,终究只能重重叹口气,默默退了回去。

退朝后,萧鸾没回寝宫,径直去了巫师殿。

巫师早已备好法事,见他进来,立刻烧起符纸,口中念念有词。

青烟缭绕间,巫师突然睁大眼睛,对着萧鸾拱手:“陛下,臣观天象,见凶星犯帝星,此乃大凶之兆!

不过只需多行善事,便可化解灾祸。”

萧鸾脸色稍缓,当即下令:“赦免京中因欠税入狱的百姓,再拨些粮食给城郊灾民。”

可旨意刚传下去,他又犯了嘀咕,赦免囚犯会不会是放虎归山?拨粮赈灾会不会被官员趁机贪污,反而招百姓怨恨?

思来想去,他召来禁军统领陈显达,压低声音吩咐:“选一百名精锐,乔装成百姓,在皇宫各处、百官府邸外布下暗哨。

但凡有人私下议论朝政,尤其是议论大典推迟之事,立刻抓进大牢,严刑审问!”

陈显达心头一震,却不敢违抗,只能躬身领命。

看着陈显达离去的背影,萧鸾走到殿外,望着皇宫上空的乌云,喃喃自语:“朕的江山,谁也别想夺走……”

此时的太极殿外,王晏正与御史中丞周颙低声交谈。

王晏望着紧闭的宫门,忧心忡忡:“陛下如此猜忌,又沉迷巫术,这大齐的江山,怕是要不安稳了啊……”

周颙刚要接话,却瞥见不远处有个穿粗布衣裳的男子正盯着他们,眼神闪烁。

两人心中一凛,立刻闭了嘴,各自拱手离去。

那名乔装成百姓的禁军见二人走了,转身钻进街角暗巷,直奔陈显达府邸。

“回统领,王尚书令与周中丞在太极殿外的银杏树下交谈,王尚书令叹陛下猜忌、沉迷巫术,说江山要不安稳,周中丞刚要开口,见属下盯着,就匆匆走了。”

陈显达的手指在案上急促敲击,脸色凝重。

王晏是开国功臣,周颙掌监察之权,这两人私下议论陛下,若传到萧鸾耳中,必定掀起一场血雨腥风。

可他想起萧鸾“不论官职高低,一律抓进大牢”

的吩咐,终究咬了咬牙,立刻点齐二十名禁军,亲自带队往王晏府邸去。

此时的王府书房,王晏正对着一堆奏章叹气。

长子王融端着热茶进来,见父亲愁眉不展,忍不住问道:“父亲,今日早朝,陛下还是不肯松口举行春祭?”

“陛下被猜忌迷了心窍,连巫师的胡话都比百官的谏言管用。”

王晏接过茶盏说道:“方才我与周中丞多说了两句忧心的话,总觉得背后有人盯着,怕是要出事。”

话音刚落,院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伴随着禁军的呼喝。

王晏心中一紧,刚要起身,书房门就被猛地踹开,陈显达带着禁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