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权力更迭(2 / 5)

加入书签

亲信,直奔皇宫而去。

行至中书省门前,恰好撞见散骑常侍郑子默。

郑子默见高演一身戎装,身后还押着几位大臣,顿时脸色煞白,转身就想跑。

高归彦上前一步,一脚将他踹倒在地:“郑大人,哪儿去啊?”

郑子默被一并擒获,与杨愔等人一同被押到御府之内。

高演根本不给他们辩解的机会,挥剑便斩,鲜血溅满了御府的地砖。

东阁门前,都督成休宁早已闻讯赶来,他拔出腰间佩刀,横在门前,怒喝:“高演谋逆,谁敢再前进一步!”

高演停下脚步,示意高归彦上前劝说。

高归彦笑着走上前:“成都督,识时务者为俊杰,杨愔等人把持朝政,我们这是清君侧啊!”

“放屁!”

成休宁厉声痛骂,“你们分明是要夺权弑君,我今日便是死,也要拦住你们!”

可成休宁终究挡不住人心。

高归彦身为领军,在军中威望极高,他对着成休宁身后的卫士们大喝一声:“尔等皆是大齐将士,难道要跟着逆臣作乱吗?”

卫士们面面相觑,最终纷纷扔下武器,跪倒在地。

成休宁看着空荡荡的身后,长叹一声,将刀掷在地上,转身拂袖而去。

昭阳殿内,高殷早已被吓得脸色惨白,娄太皇太后与李太后一左一右护着他,坐在御座上。

高殷本就有口吃的毛病,此刻更是嘴唇哆嗦着,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高演大步走入,“噗通”

一声跪在殿中,高举着染血的长剑:“陛下,杨愔、燕子献等人勾结外敌,意图谋反,臣已将他们就地诛杀!

臣擅杀大臣,请陛下治罪!”

庭院中,两千余名宫廷卫士身披铠甲,手持长矛,目光灼灼地盯着殿内,只待高殷一声令下,便要冲进来诛杀叛臣。

武卫娥永乐曾受文宣帝高洋厚恩,此刻手握刀柄,指节白,目眦欲裂地盯着高演,只要高殷点头,他立刻就会冲上去拼命。

就在这千钧一之际,娄太皇太后突然开口,她拉着李太后的手,郑重的说道:“你放心,演儿绝无反心,他只是为了清除朝中奸佞,保护幼主啊!

我以太皇太后之位担保!”

李太后看着娄太皇太后坚定的眼神,又看了看身边吓得抖的儿子,终究没敢再说什么。

高归彦抓住机会,对着庭院中大喝:“太后有旨,卫士退下!”

卫士们犹豫了一下,缓缓散去。

娥永乐看着空荡荡的庭院,将刀狠狠插入鞘中,当场痛哭失声。

当日午后,高演便以“意图谋反”

为由,下令将娥永乐押往华林园处死。

失去了最后屏障的高殷,只能被迫下诏,任命高演为大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总揽全国的军政大权。

没过多久,高演便以“晋阳乃龙兴之地”

为由返回晋阳,邺城的大小事务,全凭他从晋阳传来的指令决断。

这年八月初三,娄太皇太后以“幼主孱弱,难以支撑大局”

为由,宣布废黜其皇帝之位,降封为济南王,即日迁出皇宫,安置在晋阳城郊的别宫之中,形同软禁。

同一日,晋阳宣德殿内鼓乐齐鸣。

高演身着衮龙袍,在文武百官的跪拜中登上龙椅,改元皇建,正式登基为帝。

登基后的第一道诏书,便是追尊娄太皇太后为皇太后,以示孝道;而对前皇太后李祖娥,则降尊号为文宣皇后,命其迁居偏僻的昭信宫,切断了她与外廷的所有联系,彻底杜绝了她干预朝政的可能。

为了安抚弟弟高湛,也为了感念他在政变中的助力,高演很快下旨,升任高湛为太傅、录尚书事,同时兼任京畿大都督,总揽邺城附近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