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功臣封王(3 / 4)
惊慌失措,四处逃窜,自相践踏者不计其数。
粮草被焚的消息传回上都军营,军心瞬间大乱。
士兵们本就因长途奔袭而疲惫不堪,如今断了粮草,更是人心惶惶,不少人开始私下议论,甚至萌生了退意。
燕帖木儿接到战报时,眼中闪过一丝厉色:“时机到了!”
他当即披甲上马,率领三万阿卫铁骑,从大都东门疾驰而出,马蹄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直奔通州的上都军大营。
通州城外,一场惨烈的厮杀骤然爆。
阿卫铁骑如猛虎下山,弯刀劈砍的声音、战马的嘶鸣、士兵的惨叫交织在一起,汇成一曲死亡的交响。
燕帖木儿一马当先,手中弯刀舞动如旋风,寒光闪过之处,上都军士兵纷纷身异处。
一名上都军将领挥舞长枪冲来,燕帖木儿不闪不避,侧身避开枪尖,反手一刀,将对方连人带枪劈成两半,鲜血溅满了他的脸颊,他却毫不在意,眼神始终冰冷如铁,仿佛眼前的生死搏杀与他无关,只有胜利才是他唯一的目标。
上都军本就因粮草短缺而士气低落,面对燕帖木儿麾下精锐的猛攻,很快便溃不成军。
士兵们丢盔弃甲,沿着官道向北逃窜。
梁王王禅看着兵败如山倒的局面,又惊又怒,他拔出佩剑,想要斩杀逃兵稳住阵脚,却被身边的亲兵死死拉住:“王爷,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王禅环顾四周,见燕帖木儿的铁骑已杀到近前,眼中满是绝望。
他挣扎着想要组织反扑,却被燕帖木儿一箭射穿左臂,佩剑“哐当”
落地。
剧痛传来,王禅再也支撑不住,在亲兵的掩护下,仓皇向北逃窜。
这场通州之战,以大都军的完胜告终,上都军死伤惨重,尸体在城外堆成了小山,鲜血染红了脚下的土地,被迫向北撤退。
消息传回大都,全城沸腾。
而此刻的燕帖木儿,却独自站在通州城外的战场上,看着满地尸骸和燃烧的营寨,脸上没有丝毫喜悦。
他抬手抹去脸上的血渍,眼神深邃——这只是第一场胜利,上都军根基未动,天顺帝阿吉八仍在,真正的决战,还在后面。
接下来的一个月,两都之间的战事进入白热化。
上都军不甘心失败,多次组织反扑,试图夺回失地。
但燕帖木儿凭借着出色的军事才能和麾下精锐的铁骑,总能料敌先机,一一化解危机。
在居庸关,他利用地形优势,设下埋伏,将上都军引入峡谷,滚石火油齐下,斩杀上都军两万余人;在古北口,他亲自率军夜袭敌营,一把大火烧毁了上都军的营帐,迫使对方再次北撤。
节节胜利之下,局势开始朝着燕帖木儿预期的方向展。
不少原本观望的宗室亲王和地方官员,见燕帖木儿势不可挡,纷纷倒向大都一方。
辽阳行省平章政事亲自率军驰援,献上粮草十万石;济南路总管派遣使者,表示愿意听从燕帖木儿调遣;甚至连一些原本效忠泰定帝的老臣,也悄悄派人送信,表达了归降之意。
燕帖木儿的实力愈强盛,而上都军则在一次次战败中元气大伤,生存空间被不断压缩。
远在江陵的图帖睦尔,也在燕帖木儿的精心安排下,踏上了返回大都的路途。
沿途州县早已接到燕帖木儿的命令,官员们率领百姓出城迎接,献上金银珠宝和新鲜蔬果,一路之上,仪仗森严,如同帝王巡游。
图帖睦尔坐在舒适的车驾里,看着沿途恭敬的人群,心中对燕帖木儿的感激愈深厚。
他清楚地知道,自己能有今日的局面,从一个流亡在外的王子即将登上皇位,全靠这位权臣的鼎力相助。
终于,在两都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