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寒门悍子(3 / 5)

加入书签

有了投降唐朝的想法。

朱温的亲信将领胡真、谢瞳看出了他的心思,劝他说:“将军,黄巢此人胸无大志,如今大齐已是强弩之末,咱们不如趁此机会投降唐朝,也好谋个好前程。

中和二年九月的一个深夜,朱温召集了身边的亲信,秘密商议降唐之事。

众人一拍即合,决定立即行动。

当天夜里,朱温率领士兵,突袭了黄巢派来的监军使严实的营帐,将严实杀死。

随后,他率领全同州的军民,打开城门,向王重荣投降。

王重荣见朱温前来投降,又惊又喜。

当时,唐军将领杨复光想要斩杀朱温,以绝后患。

王重荣连忙阻止说:“如今正是招降黄巢兵马的时候,投降的人应该一律赦免。

况且朱温骁勇善战,是个难得的将才,杀了他,怕是会寒了其他起义军的心。”

杨复光听了,觉得有道理,就打消了杀朱温的念头。

朱温知道后,对王重荣感激涕零,当即认王重荣为舅父。

王重荣也很欣赏朱温,当天就写了奏章,上报朝廷,推荐朱温归降。

唐僖宗在成都看到奏章后,高兴得手舞足蹈,说:“这是上天赐给我的上将啊!”

他当即下诏,任命朱温为左金吾卫大将军,担任河中行营副招讨使,还赐名“全忠”

,希望他能对唐朝忠心耿耿。

从此,朱温改弦更张,率领着他的旧部和河中的兵士,调转枪口,开始攻打黄巢的起义军。

他多年来在起义军中积累的作战经验,如今成了他降唐后建功立业的资本。

由于他熟悉黄巢军队的战术和部署,所以每次作战都能精准打击,战无不胜。

中和三年二月,唐朝廷任命朱温为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使,让他等到唐军收复长安后再赴任。

朱温接到任命后,更加卖力地攻打黄巢的起义军。

他与各路唐军联手,对长安形成了合围之势。

四月,黄巢见大势已去,率领起义军退出长安,向东逃窜,攻入蔡州,蔡州节度使秦宗权投降黄巢,随后,起义军又开始围攻陈州。

同年七月,朱温率领军队进入汴州,正式就任宣武军节度使。

这一年,朱温三十二岁。

汴州,也就是后来的开封,从此成了他的大本营。

当时的汴州,因为连年战乱,早已破败不堪。

饥民遍野,饿殍满地,官民们的生活物资都极度匮乏。

更糟糕的是,汴州的内外兵马骄横跋扈,难以管制,朱温面临着严重的内外危机。

可朱温并没有退缩,他深知,汴州是他争霸天下的根基,必须牢牢掌控在手中。

他一方面整顿军纪,严惩那些骄横的士兵;另一方面,又积极安抚百姓,开仓放粮,救济饥民。

在他的治理下,汴州的局势逐渐稳定下来,而他的兵势,也日益强盛。

就在朱温忙于整顿汴州的时候,陈州的局势越来越危急。

黄巢的起义军在秦宗权的配合下,把陈州围得水泄不通,陈州刺史赵犨率领全城军民拼死抵抗,多次派人向朱温求救。

唐僖宗也下了诏书,加封朱温为东北面都招讨使,命他率领军队前去支援陈州。

中和四年春,朱温的军队抵达陈州附近。

当时,黄巢的起义军势力还非常强大,兵力远朱温的军队。

朱温知道,仅凭自己的力量,难以击败黄巢,于是他派人向周岌、时溥等人求援,还特意写信给河东节度使李克用,请求他出兵相助。

李克用是沙陀族人,骁勇善战,手下的骑兵更是战斗力极强。

他接到朱温的求援信后,率领数千骑兵赶来支援。

朱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