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内忧外患(3 / 4)
匆匆地备了软轿,悄悄赶往烟雨楼。
不多时,一顶青布小轿便停在了宫门外偏僻处。朱莲芬身着一袭月白色素裙,未施粉黛,只在鬓边簪了一朵小小的白玉兰,袅袅婷婷地跟着太监走进宫来。穿过层层宫阙,最终来到咸丰帝临时休憩的“倦勤斋”,她抬眼望去,只见殿内红烛高照,明黄帘幔随风轻拂,正中端坐的男子龙袍加身,面容虽带几分倦怠,却难掩帝王威仪,正是咸丰帝。
朱莲芬敛衽行礼,声音清柔:“民女朱莲芬,参见皇上,愿皇上圣体安康,万岁万岁万万岁。”
咸丰帝抬眼打量,只见她身姿窈窕,眉眼间带着一股江南女子特有的温婉灵秀,素衣素裙非但没掩去她的绝色,反倒更衬得她气质娟秀,宛如月下仙子,心中顿时愈发满意。他摆了摆手,语气和善:“平身吧,赐座。”
内侍连忙搬来锦凳,朱莲芬谢恩后轻轻坐下,腰背挺直,姿态端庄,全无风月场所女子的轻浮妖冶。咸丰帝见状,心中不免有些惊讶,又添了几分兴致,当即吩咐:“摆上美酒佳肴,朕要与朱姑娘共饮几杯。”
佳肴很快端上,琼浆玉液满斟杯中,酒香四溢。咸丰帝举杯相邀:“朱姑娘,尝尝这御膳房的佳酿,寻常人可喝不到。”
谁知朱莲芬却起身欠身,婉言推辞:“回皇上,民女自幼不善饮酒,恐辜负了皇上的美意,还望皇上恕罪。”说罢,她拿起酒杯,只是浅浅抿了一口,便将酒杯放下,依旧端坐如初,神色淡然。
这般不卑不亢的模样,反倒让咸丰帝更觉新奇。他见惯了宫中女子的曲意逢迎,朱莲芬的端庄自持,竟像是一股清流,让他眼前一亮。“既然不善饮酒,那便不勉强。”咸丰帝笑道:“朕听闻你昆曲唱得极好,不如今日就为朕唱上一曲,助助雅兴?”
“民女遵旨。”朱莲芬款款起身,走到殿中站定,不羞不怯,从容自若。
乐工们早已备好丝竹,见皇上点头示意,立刻奏起了《牡丹亭》的经典曲牌。朱莲芬深吸一口气,待琴声响起,便放开娇喉唱了起来。
昆曲格调高雅,辞藻优美,再经朱莲芬演绎,更显韵味悠长。她的嗓音清亮婉转,如同山涧清泉,又带着几分缠绵悱恻的柔情;吐字清晰圆润,一板三眼精准无比,没有半分差错;唱到高亢处,声线陡然拔高,清亮得能穿透殿宇,直上云霄;唱到低缓时,又变得柔婉缠绵,如同私语呢喃,动人心弦。
咸丰帝是个戏曲迷,对昆曲的曲调音节颇有研究。往日里处理朝政之余,他常召民间艺人入宫演唱,遇上曲调不和谐之处,还会亲自修改,艺人们无不对他敬服有加。此刻听朱莲芬演唱,只觉得每一个字、每一个音都恰到好处,韵味十足,比他听过的任何一位艺人都要出色。
他不由得放下酒杯,双手持箸轻轻击节,跟着曲调低声唱和,整个人都沉浸在这婉转的唱腔之中,身心俱醉。就连当初以媚术闻名的懿妃兰儿,还有歌女出身、嗓音甜美的牡丹春,在朱莲芬的歌喉唱工面前,也显得黯然失色。
一曲唱罢,余音绕梁,殿内寂静了片刻,随后咸丰帝率先鼓起掌来,赞不绝口:“好!唱得好!真乃天籁之音!朱姑娘果然名不虚传!”
朱莲芬再次行礼:“皇上过奖了,民女不过是略通皮毛罢了。”
咸丰帝看着她清丽的容颜、温婉的气质,又想起她绝美的歌喉,只觉得如获至宝,心中的喜爱之情再也按捺不住。当夜,他便下旨,留朱莲芬在宫中侍寝。
令咸丰帝意外的是,朱莲芬在大庭广众之下端庄得体,一派大家闺秀的风范,可到了枕席之间,却判若两人。她褪去了白日里的矜持,变得缱绻柔媚,眼波流转间尽是风情,举手投足间带着恰到好处的娇憨与妩媚,将女子的柔情蜜意展现得淋漓尽致。
一夜欢娱,咸丰帝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