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考核(3 / 4)
子见笑。”
她的回答既谦虚又不失自信,恰到好处地展现了自己的学识。
她说着露出一个调皮的笑容,惹得两位助教也不由侧目,驱散了考场的紧张氛围。
沈夫子突然开口:“既读过论语,可知“学而不思则罔“下句为何?”他的眼中闪过一丝期待,似乎在考验这个小姑娘的真实水平。
四娘没有丝毫犹豫,她的回答快速而准确,让夫子们眼前一亮。
三位夫子交换了一个眼神,又问她可会背诗经。他们似乎想进一步测试这个小姑娘的能力。
四娘想了想,“那学生背一首《木瓜》吧。”她的选择让夫子们有些意外,因为这首诗并不是最常见的选择。
清脆的童声在堂中回荡,将这首咏叹友情的诗句演绎得韵味十足。四娘的声音抑扬顿挫,仿佛将诗中的情感完美诠释。整个考场仿佛被带入了诗的意境中,连空气都变得清新了。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背诵完毕,四娘不等夫子们询问,就主动解释道:“这首诗讲的是朋友之间的情谊。木瓜、木桃、木李都是普通的果实,而琼琚、琼瑶、琼玖则是珍贵的玉器。诗中的“我“用珍贵的礼物回报朋友的普通礼物,不是为了还礼,而是为了表达永远的友好之情。这首诗教导我们要珍惜友谊,以诚相待。”
更让夫子们惊讶的是她对诗意的理解,不但说出了字面含义,还体会到了其中的情谊之道。她的解释深入浅出,展现了超越年龄的洞察力。
三位师父相视发愣,显然没想到这个小姑娘竟有如此见地。他们的眼中闪过赞许的光芒,似乎对四娘的表现非常满意。
“不错,不错。”沈夫子点头称赞,“你对这首诗的理解很到位。那么,你认为这种友谊在现实生活中容易实现吗?”
四娘思考了一下,然后回答:“回禀夫子,这种纯粹的友谊在现实中确实不易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往往复杂,有时会掺杂利益和其他因素。但我认为,这首诗给了我们一个理想,让我们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友谊,并努力去追求。即使无法完全做到,也能让我们的人际关系更加真诚和美好。”
夫子们听完,眼中的赞许之色更浓了。他们没想到一个小姑娘能有如此深刻的见解。
“那么,你平时如何对待朋友呢?”另一位夫子问道。
四娘微笑着回答:“我会尽力帮助朋友,分享快乐,分担忧愁。但我也明白,友谊需要双方共同维护。我会诚实待人,也希望朋友能以诚相待。如果有误会,我会主动沟通,努力化解。”
夫子们听完,不禁点头赞许。这个小姑娘不仅有学识,还懂得将所学应用到生活中,实在难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