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为什么不能上学(2 / 3)
; 阳光渐渐西斜,她催促孩子们去洗漱睡觉。
夜深人静时,柳芸独自坐在灯下,一边画着书箱的分割图纸,一边思索着四娘的问题。
如果可以,她宁愿四娘像其他村里的女孩一样,懵懵懂懂地长大,不去思考这些难解的问题。
但四娘偏偏聪慧过人,总是能看透表象,追问本质。
转眼到了一月二十八,距离入学只剩四天。
韩木匠终于赶制出了两个灵翼书箱。黑漆木箱上雕刻着精美的花纹,古朴大气中透着几分贵气。阳光照在箱子上,反射出温润的光泽。
大郎的书箱按照图纸严格分割,整齐有序,每个格子都恰到好处。二郎的则是随心所欲的大格子,自由随性,就像他的性格一样。
韩木匠摸着箱子上的纹路,眼中满是得意:“这可是我这些年最满意的作品。”他转身从角落里搬出一块上好的黄花梨,“我还要打造一个镇店之宝。”
兄弟俩迫不及待地把书箱搬回屋里,开始收拾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一样样小心翼翼地放进格子里,生怕磕着碰着。
三郎好奇地跟在后面,时不时伸手摸摸箱子,眼中满是羡慕。他已经开始期待自己两年后也能拥有这样一个漂亮的书箱。
四娘却一个人闷闷不乐地坐在角落里,就连柳芸提出教她习武都提不起兴趣。她的小脸耷拉着,像是霜打的茄子。
正当全家为小姑娘的情绪发愁时,河对岸突然传来敲锣打鼓的声音。
“老大有重磅消息要通报,都去宗祠!”韩超的大嗓门传了过来,震得院子里的鸡鸭四处乱窜。
柳芸抱起蔫蔫的四娘,带着几个孩子往宗祠赶去。
村民们三三两两聚集在宗祠前,议论纷纷。有人说是朝廷减税,有人说是修路通商,各种猜测此起彼伏。
村长手持一份文书,刚要开始宣读,就被村民们七嘴八舌地打断。
“别念那些听不懂的,直接说重点!”
“对对对,大哥你发话我们都唯命是从!”
“是不是又有什么好事?”
文书中“减免两年学费”几个字,让所有人都兴奋起来。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讨论着要不要让孩子去读书。
四娘却突然从柳芸怀里挣扎着坐直了身子,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她转过头,用期待的眼神看着柳芸。
宗祠内人声鼎沸,吵闹声此起彼伏。“村长,您赶紧说说呗!”一个满脸皱纹的老汉急切地问道。
“就是就是,究竟啥好事?”人群中有人附和。
“凭啥学费能打折?这事靠谱吗?”又一个声音响起。
&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