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积累(2 / 3)
sp; 高育良轻笑一声:“你在京城受过训,又在计委历练过,这些经历都是宝贵的资本。
但要记住,真正的学问,不在书本上,而在人情练达处。”
他稍作停顿,语重心长地补充:“到了新岗位,要多看少说。
初来乍到,观察比表现更重要,要像海绵一样吸收,而不是像喇叭一样发声。
梁瑜认真聆听,将这些教诲默默记在心中:“谢谢老师指点,我会谨记在心。”
“好,有什么不明白的,随时来电。”高育良最后叮嘱道,“记住,路要一步一步走,但眼光要放长远,你的舞台,不会局限于一司一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63章积累(第2/2页)
等车子驶入京城时,外头已经是华灯初上,梁瑜直接回到了在京海的住处。
推开公寓的门,室内一片安静,孟钰还没回来,梁瑜这才想起自己今晚回来的事还没告诉她。
好在回程路上买了两个热腾腾的烧饼,晚餐算是有了着落。
他放下行李后,去厨房泡了杯热牛奶,便提着烧饼径直走进书房。
自从得知将被分配至国防部国际军事合作办公室,他就开始系统研读相关领域的资料。
这个部门肩负着我军与外军的交流合作重任,涵盖军事外交、联演联训、装备技术合作等多个领域。
对工作人员的政治素养、军事视野和外交能力都有着极高要求。
梁瑜很清楚自己的优势与不足,虽然他一直坚持政治学与军事理论并修的学习路径
但这绝不意味着能够轻松胜任,始终保持学徒心态,才是行稳致远的关键。
如今他的书房俨然成了专业资料室,书架上除了赵蒙生推荐的几本著作,雷斌赠予的一些案例集。
还有吴爽送来的整整两箱藏书,这位长辈几乎把自己这几年闲下来看的相关藏书都搬了过来。
足足数十本,这些书籍,自然成了他近期研读的重点。
书桌和书架都一尘不染,桌上书本的书签还停留在他离京时的进度。
可见孟钰细心打扫时特意保留了这些细节,这份体贴让他省去了重新整理的麻烦。
打开台灯,他很快让自己沉下心到书海中,马上就要打响自己正式入职的第一枪,自然是不能马虎的。
不知过了多久,门口传来钥匙转动的声音,书房正对玄关,梁瑜从书堆里抬头。
恰看见孟钰探进半个身子,正疑惑地望着书房的灯光。
“梁瑜?”她惊喜地推门而入,“你回来了?不是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