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隐卫初成(3 / 6)

加入书签

    “好!”众人齐声应和,将酒一饮而尽,不少人眼中泛起了泪光。

    酒过三巡,话题渐渐转到守城的事上。清风道长放下酒碗,沉声道:“郭大侠,据我教中弟子探报,西征的蒙古大军此次主力归来,比从前的对手更加难缠,咱们得多加提防。”

    王大山哼了一声:“管他什么主力不主力,来了俺一斧子劈了他!”

    黄蓉摇摇头,正色道:“王寨主不可大意。听说他们的护国法师是个叫金轮法王的西藏僧人,武功极高,还有不少西域高手相助。咱们不仅要守住城墙,还得防备他们从暗处下手。”

    众人闻言都收起了玩笑的神色,纷纷议论起来。有的说要加强城墙的守卫,有的说要在城外设下陷阱,有的说要联络城中百姓,共同御敌。郭靖认真地听着,不时点头,黄蓉则在一旁细细记录,偶尔提出自己的见解。

    孟之继站在府门外的石阶下,看着这热闹景象,嘴角噙着一丝笑意。郭靖刚回来时,他特意避开了几日,待府中安定些才登门。再见黄蓉时,两人都默契地不提渡口那夜的事,只谈公务,仿佛那晚的倾诉与相拥,只是一场月光下的幻梦。

    可孟之继心里清楚,有些话一旦说开,就像在土里埋下了种子,即便暂时沉寂,也总会在某个时刻生根发芽。黄蓉看他的眼神里,多了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偶尔在议事时目光相撞,她会先移开视线,耳根却悄悄泛红。

    “孟将军来了。”黄蓉迎出门,今日她换了身湖蓝色的衣裙,更衬得身姿窈窕。“快进来,府里刚来了几位太行山大侠,正说要见识见识你的忠顺军呢。”

    孟之继跟着她走进正厅,只见厅中坐满了人,三教九流,形形色色,却都带着一身江湖人的磊落。郭靖正与几位身着皮袍的北方汉子谈笑,见他进来,起身介绍:“孟将军,这位是太行山寨的赵寨主,这位是五台山的智光大师……”

    众人纷纷起身见礼,目光中带着好奇与赞许。孟之继抱拳回礼,朗声道:“诸位英雄远道而来,助我襄阳抗蒙,孟某感激不尽。如今襄阳重建需人手,军中也需勇士,若有愿投身军旅者,孟某定当以诚相待。”

    话音刚落,便有不少人响应:“孟将军少年英雄,我们愿追随!”“只要能杀蒙古鞑子,在哪都是一样!”

    黄蓉在一旁笑道:“我就说孟将军一开口,必有英雄相从。”她转向孟之继,“这些日子陆陆续续来的江湖人士,足有两万余人,你若需要,尽管挑选。”

    孟之继心中一动。宋理宗曾赐他一万兵士的建制权,他正愁没有合适的人手。江湖人士个个身怀武艺,虽纪律性差些,却胜在悍勇,稍加训练便是精锐。

    “如此,便多谢郭夫人了。”他当即道,“我打算从中挑选一万人,组建一支特殊部队,独立于忠顺军之外,专司冲锋与密探之责。”

    郭靖闻言,赞许道:“此计甚好。江湖弟兄们单打独斗虽勇,却少了些章法,经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