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襄阳重建(5 / 6)

加入书签

; “义父放心。”孟之继望着父亲远去的背影,心中沉甸甸的。

    阳光驱散了晨雾,照在襄阳城的角楼上,新升起的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夯土声、打铁声、孩童的嬉笑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一曲属于重生的乐章。而这乐章的背后,是无数人守护家园的决心,和一个关于东西联防、共抗强敌的宏大计划,正在悄然展开。

    孟之继回到樊城太守府,武三娘正指挥仆妇打扫庭院。见到孟之继,她脸上立刻漾起笑意:“回来了?我炖了鸡汤,快趁热喝。”

    府里原是蒙古官员的住处,虽有些破损,却比军中营帐舒适得多。武三娘将里间收拾得温馨雅致,窗台上摆着从野外采来的野花,帐子上绣着简单的缠枝纹,处处透着家的暖意。

    这几日战事稍歇,孟之继难得有空闲陪伴她。夜里相拥而眠时,武三娘总爱趴在他怀里,絮絮叨叨地畅想将来:“等襄阳安稳了,咱们就在后院种些菜,再养几只鸡,像寻常人家那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孟之继听着她软糯的声音,连日的疲惫渐渐消散。他捏了捏她的脸颊,调笑道:“光种菜养鸡可不够,你还得给我多生几个孩子,将来教他们骑马射箭,继承孟家的本事。”

    武三娘脸一红,往他怀里缩了缩:“谁要给你生……”嘴上嗔怪着,嘴角却忍不住上扬。

    重建的日子忙碌而有序。孟之继每日穿梭于樊城与襄阳之间,督查城墙修缮,清点军备物资,偶尔还要与孟之经、黄蓉商议屯田与流民安置的事宜。

    他与黄蓉见面的次数渐渐多了起来。有时是在城墙上核对城防图纸,她指着某处箭楼的位置,轻声道:“这里该加设瞭望塔,视野能覆盖百丈外的江面。”有时是在屯田的田埂上,她拿着账册核对农户数量,发丝被风吹乱,他下意识想为她拂开,手伸到一半又悄然收回。

    黄蓉似乎察觉到他的异样,却从未点破。她待他依旧温和,商讨事务时条理清晰,偶尔也会说些桃花岛的趣事,只是那双清亮的眸子里,总带着一丝他读不懂的复杂。

    孟之继看得清郭靖夫妇的恩爱——郭靖虽旧伤未愈,却总陪着黄蓉巡查田亩,笨拙地学着记账;黄蓉也常为他推拿按揉,夜里还会亲自煎药。每当看到这一幕,孟之继便将心底翻涌的情意强压下去。他不想破坏这份安稳,更不愿让彼此为难。

    这日,孟之继又去襄阳郭府商讨城防物资的调配。刚走到门口,就听到院内传来清脆的争执声。

    “杨过!你赔我的发簪!”一个娇蛮的少女声音响起。

    “谁让你先推我的?掉了也是活该。”另一个少年的声音,带着几分桀骜与不屑。

    孟之继推门而入时,正看到一个穿着粉裙的少女叉着腰,满脸怒容地瞪着面前的青衣少年。少女约莫十三四岁,眉眼间竟有几分黄蓉的影子,只是更显娇纵。少年身形单薄,眉眼清秀,眼神却像只警惕的小兽,毫不畏惧地回视着她。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