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策略守城(2 / 6)

加入书签

递给郭靖,“孟帅说,塔海多疑,只要我们守住蔡州,让他摸不清虚实,他就不敢贸然强攻。毕竟四川的孟之继将军还在,他怕被前后夹击。”

    郭靖接过信,看着孟珙那遒劲有力的字迹,心中更是愧疚。同为将领,孟珙在病榻上仍能运筹帷幄,孟之继在四川以寡敌众却能牵制蒙古主力,而他却因一时失误便方寸大乱……

    “郭大侠不必自责。”王大用看出了他的心思,轻声道,“谁都有犯错的时候,能知错就改,便是好样的。眼下蔡州还需要你。”

    郭靖点点头,握紧了手中的弓。他知道,现在不是沉湎于过去的时候,守住蔡州,才是对王大用、对邓州死去的弟兄们最好的交代。

    傍晚时分,蔡州府衙内,三人终于得以坐下喘口气。亲兵端来简单的饭菜,桌上只有一碟咸菜、一碗糙米饭,却已是难得的安稳。

    “塔海的攻势放缓,我们总算能歇口气了。”王大用喝了口热水,胸前的伤口还在隐隐作痛,却难掩眉宇间的轻松。

    黄蓉拿起筷子,却没什么胃口。她望着窗外渐渐暗下来的天色,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向了四川。孟之继在那边,面对的压力怕是比蔡州更大吧?以三万蛮龙军对抗蒙古主力,还要时刻提防后路被断,他是怎么撑下来的?

    想起孟之继,她心中便生出几分敬佩。那是个真正在战场上打出来的将军,少年成名,却无半分骄矜,每一场胜利都浸透着血汗。连塔海这样的蒙古名将,听到他的名字都要忌惮三分,这份威名,是实打实拼出来的。

    再看郭靖,她心中轻轻叹了口气。他是个好人,是个忠臣,却终究少了些临危不乱的定力。一场失利便能让他自怨自艾,迁怒于人,与孟之继相比,实在差了些火候。

    “黄帮主,在想什么?”王大用见她出神,开口问道。

    黄蓉回过神,摇摇头:“没什么,只是在想,蒙古人接下来会用什么招数。”

    “不管什么招数,我们照孟帅的吩咐办便是。”王大用笑道,“孟帅说了,蔡州的地形是我们最大的优势,只要守住这两条河,蒙古人就奈何不了我们。”

    郭靖也道:“明日我带人去加固河堤,绝不能让蒙古人破坏了水闸。”

    黄蓉点点头,没有接话。她知道,蔡州的暂时安稳,不过是孟珙策略的效果。一旦塔海识破虚实,或者四川的战局发生变化,蔡州依旧危在旦夕。

    夜深人静,黄蓉独自站在府衙的庭院里。月光洒在地上,像一层薄薄的霜。她想起孟之继在襄樊渡口说过的话:“打仗靠的不只是勇,更是韧。就像这城墙,就算被砸出缺口,只要根基还在,就能修补好。”

    那时她只当是少年人的感悟,如今想来,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人也一样,只有经得起挫折,才能真正成长。郭靖缺的,或许就是这份韧性。

    而孟之继,显然早已具备了这份韧性。在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