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8章 风云再起(1 / 2)

加入书签

与此同时,卓然的思绪如纷飞的柳絮,飘向了辽国那边的局势。他心中猛地一动,脑海中瞬间浮现出辽国二皇子耶律齐的身影。他深知,自己与耶律齐乃是生死之交,这份情谊历经岁月洗礼,坚如磐石。在这风云变幻、局势错综复杂的关键时刻,耶律齐或许能如同一颗关键的棋子,起到扭转乾坤的作用。

想到此处,卓然不假思索,立刻再次提笔。他神情专注,笔尖在宣纸上摩挲,墨汁晕染开来,仿佛在书写着大宋命运的篇章。很快,一封饱含深意的书信便跃然纸上。他小心翼翼地将信仔细折叠好,那动作轻柔而谨慎,仿佛手中所握的并非信件,而是大宋的未来。

而后,卓然唤来自己最为亲信之人。此人跟随卓然多年,对他忠心耿耿,历经无数风雨,从未有过丝毫背叛之意。卓然一脸郑重地将信交到亲信手中,目光紧紧锁住对方,严肃地说道:“你务必亲自将这封信交到辽国二皇子耶律齐的手中。此去路途遥远,山川险阻,危机四伏,犹如在荆棘丛中前行,稍有不慎便会陷入绝境。但你要时刻牢记,这封信至关重要,关乎着大宋与西夏能否携手应对吐蕃,关乎着无数百姓的生死存亡。途中千万小心,不可有任何闪失。信中的大致意思就是让辽国配合西夏,不要对西夏出兵。你定要不负所托,平安将信送达。”

亲信神色凝重,感受到了这份使命的重大,他用力地点点头,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决然,仿佛在向卓然立下生死誓言。随后,他小心翼翼地怀揣着信件,仿佛那是世间最珍贵的宝物,带着坚毅的眼神,毅然踏上了前往辽国的艰难征程。每一步,都迈得沉稳而有力,仿佛在向未知的危险宣告着自己的决心。

而此时,复兴宗主已然匆匆返回了大宋。一回到大宋境内,他便如同一只饥饿的恶狼,迫不及待地召集了手下所有高手。这些高手各个身怀绝技,是复兴宗主精心培养的一股黑暗力量。他的脸上露出一丝阴险的笑容,心中暗自盘算着,趁着卓然他们离开护道盟的这个绝佳时机,对护道盟来个致命一击,彻底摧毁这个阻挡他野心的绊脚石。他仿佛已经看到护道盟在他的阴谋下土崩瓦解,自己站在废墟之上,得意地狂笑。

另一边,平亲王爷李如麟率领的西夏大军,如排山倒海般浩浩荡荡地抵达了大宋边境。他依照国主的命令,有条不紊地安营扎寨。营帐连绵起伏,远远望去,宛如一条黑色的巨龙盘踞在边境之上,气势磅礴,威慑四方。李元豪身姿挺拔地站在营帐前,目光如鹰隼般锐利,紧紧盯着宋军的营地,那眼神仿佛能看穿宋军的每一个意图。他密切观察着宋军的一举一动,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的变化,哪怕是一丝风吹草动,都逃不过他的眼睛。与此同时,他的心中焦急地等待着吐蕃出兵的消息,仿佛在等待命运的裁决。他的内心既充满了对即将到来的大战的期待,如同即将奔赴一场荣耀之战的勇士;又夹杂着一丝难以言喻的紧张,毕竟这场战争关乎着西夏的兴衰荣辱,犹如在钢丝上行走,稍有不慎便会粉身碎骨。

李元豪这边,各项准备工作在他的精心安排下,已然万事俱备。士兵们个个精神抖擞,士气高昂,手中的兵器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冰冷的寒光,仿佛在诉说着即将到来的战争的残酷。李如麟威风凛凛地站在点将台上,目光坚定而自信地看着眼前这支精锐之师。他深知,自己肩负着西夏的重任,犹如背负着一座大山,只等吐蕃出兵的那一刻,他便会如猛虎下山般率领大军直扑吐蕃后方,给吐蕃来个出其不意的致命打击,让吐蕃为他们的野心付出惨痛的代价。

密使一路快马加鞭,日夜兼程,马不停蹄地朝着大辽国疾驰而去。一路上,他风餐露宿,不辞辛劳,心中只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完成国主交付的使命。终于,在历经诸多周折,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打通层层关节之后,他成功面见了辽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