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5章 枕戈待旦(1 / 2)
第二日,晨曦微露,天色尚明,清冷的晨光宛如丝丝缕缕的银线,透过雕花的窗棂,轻柔地洒落在朝堂之上,给这庄严肃穆的殿堂披上了一层淡淡的光辉。西夏国主早早便端坐在那高高在上的王座之上,神色凝重,仿若暴风雨来临前阴沉压抑的天空,透着一股令人胆寒的威严。不多时,群臣们鱼贯而入,他们脚步轻盈而谨慎,生怕发出一丝声响惊扰了国主。众人见国主如此神情,皆心生敬畏,大气都不敢出,静静地排列整齐,等候国主开口。
西夏国主目光如鹰隼般锐利,缓缓扫过殿下众人,那眼神仿佛能穿透每个人的内心,洞悉他们心底的每一丝念头。随后,他微微仰头,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从幽深的山谷传来,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本王昨夜辗转反侧,彻夜未眠,反复权衡利弊,深思熟虑之后,如今已有定夺。太子李元豪听令!”
李元豪听闻此言,眼中瞬间闪过一抹难以抑制的兴奋与期待,犹如夜空中划过的流星。他迫不及待地赶忙快步出列,动作干脆利落,单膝跪地,身姿挺拔如松,尽显坚毅果敢,声音洪亮地回应道:“儿臣在!”
西夏国主凝视着他,面容严肃得如同千年不化的寒冰,一字一顿地说道:“本王命你领兵前往大宋边境。但你务必将本王的话牢记于心,此去只可陈兵边境,切不可擅自攻打大宋。此行肩负两大重任,其一,要细致入微地观察大宋边防虚实,将他们的防御布局、兵力部署等关键信息,都摸清摸透,不可有丝毫疏漏;其二,要向吐蕃展示我西夏出兵的坚定决心,以强大的军威威慑宋朝,让他们不敢小觑我西夏。若边境有任何风吹草动,哪怕只是一丝一毫的异常,你需即刻快马加鞭向本王汇报,不得有片刻耽搁,更不可有误!”
李元豪心中原本熊熊燃烧的进攻欲望,此刻如被泼了一盆冷水,不免有些失望,他微微皱眉,脸上闪过一丝落寞。但转瞬之间,一想到能重新执掌兵权,且说不定能在边境立下赫赫战功,名垂青史,内心又涌起一阵难以抑制的兴奋。他咬了咬牙,眼中重燃斗志,拱手领命道:“儿臣遵旨!”
西夏国主微微点头,对李元豪的表现还算满意。随后,他目光如电,转向另一侧,高声道:“平亲王爷李如麟听令!”
李如麟神色一凛,立刻意识到事情的重要性,他身姿矫健,步伐沉稳地向前一步,拱手行礼,声音洪亮地说道:“臣在!”
西夏国主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睿智,仿佛能看穿未来的风云变幻,郑重地说道:“本王命你暗中筹备,务必做好随时攻打吐蕃的万全准备。吐蕃向来狡黠多端,诡计多端,此番与我联手,难保不会暗藏阴险的阴谋。我们必须未雨绸缪,留一手以防万一。一旦吐蕃举兵进攻大宋,你即刻率领精锐之师,如雷霆之势直捣吐蕃后方,打他们个措手不及,让他们为自己的阴谋付出惨痛的代价。”
李如麟心中一震,瞬间明白了国主此计的精妙与深远。国君这样的安排,不但巧妙地避开了直接毁约的风险,还能趁此复杂局势为西夏谋取扩大疆土的机会,实在是高瞻远瞩,智慧过人。他深知责任重大,神色庄重地拱手道:“陛下放心,臣定当不负所托!必全力以赴,不辱使命!”
朝堂上,其他大臣听闻国主如此精妙的安排,不禁纷纷低声议论起来。他们交头接耳,神色各异,有的眼中满是钦佩,忍不住点头称赞:“陛下这计谋,实在是高明啊!既不落下毁约之名,又能在这乱世之中为我西夏谋取最大利益,真乃天纵英才!”有的则暗自思索,对国主的智慧深感折服:“是啊,陛下此举,如同在这波涛汹涌的局势中找准了一条稳如磐石的航线,进可攻,退可守,实在是令人叹服!”还有的更是毫不掩饰自己的拍马奉迎:“陛下圣明!如此神机妙算,实非常人所能及。有陛下掌舵,我西夏何愁不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