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刘强冬也想征服海外(2 / 4)

加入书签

吸一口气,面色认真的说道:“深城将做为咱们淘宝出海产品的核心物流中枢,这些空地未来都用得着,甚至我还嫌小!”

“出海?我什么时候说过淘宝要出海了?”陈天忍着笑,反问道。

“不是...这...”刘强冬听陈天这么说一下就急了,激动的甚至语言都组织不利索了。

刘强冬最近压力很大,不是来自外部,而是内部的竞争压力。

陈总早早定下了三个核心战略,也分别开了三家独立运营的公司。

分别是以CC即时通讯为核心的橙天集团,以软硬件结合的电子产品为核心的e品牌,以电商业务为核心的淘宝网。

CC不说了,成立最早,陈天的发家产品,也是内部最早实现国际化的公司,目前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对这个刘强冬还能接受,但e这家比淘宝更晚成立的“后辈”,也即将在海外发布第一款产品iPod。

凭什么这个靠着淘宝起家的“后辈”,能早于淘宝这个前辈出海?

这就让刘强冬有些无法接受了。

哪个企业家、哪个男人,能抵御的住在海外大杀四方,大赚美刀的成就感?

反正他刘强冬自认为不是圣人,做不到眼看兄弟在国外风光,自己却窝在国内和弱鸡对手互掐。

但刘强冬也明白,淘宝和另外两家公司的情况不同。

橙天系是完全的轻资产互联网产品,国内国外都一样,直接搭建服务器发布产品就行了。

e的iPod也是了解国外当前物流情况,完全放弃了网上销售渠道,直接通过线下专卖店出货。

俩兄弟都各显神通,但他的淘宝怎么办?

电商涉及到物流运输、仓储等重资产投资,没有这些配套设施在国外完全玩不转。

没见自称全球最大的电商平台亚马逊,这会儿也只敢在网上销售书籍、影音录像带等,不追求时效且易于运输的产品。

这已经充分证明了,当前哪怕是最发达的米国,物流等基础设施也是一坨大便,根本无法满足电商购物的基本硬件要求。

而国内属于独一份的特例,邮政是举国之力打造的唯一能遍布全国的物流公司。

因为邮政,华夏的物流水平当下在全球都算是遥遥领先。

而国外可没有这种大把贴钱、不求回报的民生工程。

资本国家,哪怕是政府也要讲究个投资回报比。

哪怕不是金钱回报,至少也要保证这项政策的实行,能让惠及到的民众把选票投到他们阵营。

简而言之,国外当前可以理解成国内没有邮政的物流环境。

可以想象,千禧年没有邮政的话,国内至少80%以上的地区无法配送。

这还指的是城区,乡镇一级就更别想了,国内私营物流公司目前还没有任何一家能触及乡镇,全靠邮政兜底。

而想在国外搞物流基础建设,成本将是国内的十倍以上,都不说国外无论是人工还是建筑材料成本都比国内高一大截。

淘宝目前还没有盈利不说,就算挣也是挣的华夏币。

在国外搞重资产建设,相当于挣华夏币花美元,单是汇率,目前一美元兑换八块多华夏币,就足够淘宝喝一壶的了。

软银孙正义那笔五亿美元融资,在国内看着很多,实际购买力也极为强大,足够刘强冬在国内大展拳脚建设物流。

但这些钱放到米国,怕是不用一年就烧光了。

这方面可以参考一下亚马逊,95年成立至今五年。

融资和发行各种债券,加起来已经烧掉了30亿美元,而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