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长乐宫夜话(中)(2 / 3)

加入书签

史故事,常常被夏人称之为历史寓言,就是因为以故事,寓道理。

    天枢长老说的这个寓言,也是在夏国广为流传,说是西门豹任邺城令的时候,那是勤勉从政,清廉如水,嫉恶如仇,刚正不阿。

    一年时间,邺城大治,百姓们固然是对他非常爱戴,但是那些本地的地主乡绅,可就对他恨之入骨了。

    这些人在邺城奈何不了西门大官人,但是,他们有他们的渠道和资源,于是,魏国国都之内,魏文侯满耳朵听到的都是西门豹昏聩无能的种种不堪情况,一年期满,西门豹回京述职,就被下了官印,免了职位。

    好在西门豹也算是能跟魏侯说得上话的一方要员,便向魏文侯求了个情,说自己确实做错了事情,现在经过主君批评,幡然醒悟,请魏侯再给一年时间。

    魏文侯答应了,结果西门豹再次治理邺城没多久,耳边全是给西门豹歌功颂德的声音。

    于是再次述职见面的时候,魏文侯对西门豹大加赞赏,并且好奇的问西门豹治理地方的经验。

    西门豹表示,上一次我是认认真真做事,一心为了百姓,所以你听到的都是我的坏话,这一次我是啥都不管,放任地方豪强鱼肉乡民,所以你听到的都是我的好话。

    这次啊,虽然你不下我的官印,但这个官我是做不下去了,告辞!

    当然,故事的结局很圆满,魏文侯幡然醒悟,对西门豹道歉并加倍信任,从此君臣相得,传为一时佳话。

    “怎么样,听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法?”

    陈漠恍如回到了语文老师的课堂上,脑子里开始缭绕两个词:中心思想,主要内容。

    琢磨了一会,陈漠尝试着答题:“您的意思是,朝中有坏人,在劝你卸了我的职务?”

    天枢领袖哑然失笑。

    “跟你说话,总是能让我感受到一种纯真的气质,也不知道你是逗我开心,还是真的愚不可及。”

    “在我看来,它首先表现了一种夏国传统统治阶层的精致利己主义。”

    “你看,西门豹在地方上认认真真的做事,治水,表面上是勤政爱民,但结合前后的事件发展就能看出,他首先是为了他自己的名声和官职,照顾百姓只是顺势而为。”

    “为了向国君证明自己的正确,他居然用一年的时间去放任地方糜烂,百姓遭殃,这种人,居然能成为历史书中的贤臣,不可怕吗?”

    “魏文侯就更荒唐了,从头到尾,完全凭一个听说,连派人调查都没有,听了谗言就罢官,听了保证就复职,听了解释就道歉,这种人被尊为明君,更是莫大的讽刺。”

    “如果这个故事是编的,那能流传这么久,只能说明它符合统治阶层的心性和需求,如果它不是编的,那就证明,现实和寓言,往往异曲同工。”

    “或者说,现实本身就是寓言的一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