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项羽调离,洪秀全到来(1 / 3)

加入书签

远在虎牢关的刘明听到系统播报,嘴角不自觉勾起一抹冷笑,对刘宏点了个赞。

并心中暗忖:刘宏啊刘宏,还真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之前黄巾兵临洛阳时,他倒还能醒悟几分,如今不过收复一座虎牢关,便又故态复萌。

他记得刘宏此前五维便已因沉迷享乐下滑多次,如今武力更是跌至19点。

系统曾提示过,武力值不仅关联武艺之类的,更与身体素质挂钩,一旦武力归零,便意味着生命走到尽头。

看这趋势,刘宏的时日恐怕真的不多了。

而那“靡鲜”技能,也确实与刘宏的一生极为契合和搭配。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出自《诗经?大雅?荡》,字面意为“没有谁起初不做好事,但很少有人能坚持到最后”。

可概括为“前期励精图治、后期懈怠享乐”的状态,是描述这类转变的经典古语。

恰似刘宏的人生轨迹。

他早年登基时,也曾意气风发,想要整顿大汉吏治,革新朝政,可屡次受挫后便丢了初心,沉溺于酒色与享乐。

黄巾之乱爆发,战火逼近洛阳,他才短暂醒悟,放权给将领平叛,可如今威胁稍减,便又立刻退回了安逸的温床,或许,他也隐约察觉自己身体衰败,想在最后的时日里放纵到底。

刘明收回思绪,目光重新投向兖州的方向。

刘宏的懈怠对他而言,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待平定兖州、肃清黄巾后,这大汉的天下,或许就该迎来新的格局了。

项羽骑着乌骓马,带着虞子期与残余亲卫一路疾驰,并未在陈留多作停留。

他深知陈留已暴露在汉军锋芒之下,绝非久守之地。

按照最初的计划,他要直奔山阳郡:那里是兖州的治所。

囤积着黄巾的兵力与粮草,只要能在山阳郡重整旗鼓,便能调动兵马回援,与攻入陈留的袁绍大军抗衡。

乌骓马的蹄声踏过兖州的官道,卷起一路尘土。

项羽坐在马背上,眉头始终紧锁,脑中不断盘算着后续部署。

山阳郡的守军虽有五千余人,却多是新兵,需尽快整顿。

还要派人联络兖州各地的黄巾,才能勉强形成与汉军对抗的战力。

可就在他距离山阳郡还有不足百里时,一名太平卫骑着快马从斜刺里冲出,翻身跪地,声音急促地禀报道。

“将军!王上急报!”

项羽勒住马缰,乌骓马发出一声嘶鸣,停下脚步。

他接过太平卫递来的密信,快速浏览一遍,脸色瞬间沉了下来。

信中说,清河郡战场局势已到了危急关头,汉军攻势凶猛,黄巾守军虽拼死抵抗。

却因缺乏猛将坐镇,连连败退,急需他这位黄巾第一大将前往支援。

更让他意外的是,信中还提及兖州的后续安排。

洪秀全将全权接管兖州事务,统筹防御汉军的三路进攻。

毕竟只要幽州、渤海郡的战场局势相对稳定,能派出大将调配。

项羽攥紧密信,心中虽有不甘。

他本想在兖州与汉军一决高下,洗刷虎牢关之败的耻辱,可清河郡的危机已不容他犹豫。

清河郡战场的凶险,远超想象。

那里聚集了凉州众多猛将,即便徐达用兵如神,靠着精妙的战术布置层层设防,也挡不住对方猛将一轮又一轮的冲锋。

此前,徐达特意在清河郡的贝丘、灵县两县派重兵把守,制定了“只守不攻”的策略,想要以城池为依托消耗汉军。

可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