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倔强的起步(2 / 2)
一的旧外套袖口,不在乎清洗时冰冷的水刺痛皮肤,只在乎每天工作结束后,食堂管理员递过来的那几张皱巴巴的、合计可能只有两三毛钱的零票。那几张票子,被她小心翼翼地用手帕包好,和其他积攒的零钱放在一起。每一分钱,都意味着她向自食其力迈出了一小步,意味着她对姜家坳乡亲们的负担减轻了一分。
课余时间被压缩到了极致。上课、去图书馆抢占座位看书、抄写无法借出的资料、食堂打工……她的时间表精确到分钟,像一个上紧了发条的陀螺,高速旋转,几乎没有片刻停歇。晚上,当室友们可能在闲聊、听收音机或参加社团活动时,她往往还在灯下奋笔疾书,或者疲惫地清洗着打工时弄脏的衣物。
身体的疲惫是实实在在的。常常在抄写笔记时,眼皮会不受控制地打架;走路时,小腿会感到酸胀。但奇怪的是,这种充实的、近乎自虐的忙碌,反而让她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踏实。每一份靠自己努力换来的报酬,每一次攻克学习难题后的喜悦,都像一块块坚实的砖石,在她脚下垒砌,让她在这片陌生而繁华的土地上,终于有了一点点立足的感觉。她正在用最笨拙、却也最坚实的方式,尝试着在这片新天地里扎下根须。
自卑,依然如影随形。当她听到同学讨论她从未看过的外国电影,当她看到别人穿着她叫不出名字的漂亮裙子,当她因为口音被偶尔调侃时,那种格格不入的感觉还是会涌上心头。但她不再像最初那样惶恐不安。她开始将这种差距转化为更强大的学习动力。她知道自己起点低,所以必须付出数倍的努力。别人看一场电影的时间,她可以用来预习功课;别人闲聊的时间,她可以多背几个英语单词。
这种倔强的、不服输的劲头,渐渐也引起了一些人的注意。那位食堂管理的阿姨有时会偷偷多给她留半个馒头;图书馆的管理员老师看到她总是最早来最晚走,会破例允许她把一些参考资料多借阅一会儿;甚至有一位教经济学的老教授,在课上提问时,注意到了这个总是坐在角落、眼神专注、笔记做得极其认真的农村姑娘,课后特意把她叫到一边,温和地询问她是否有学习上的困难,并鼓励她多提问。
这些微小的善意,像黑暗中的点点星火,温暖着凌霜孤独奋斗的心。她深知,所有的路都要靠自己一步步走。而这份在食堂收拾餐盘的兼职,就是她倔强起步的象征。她用汗水对抗着贫穷带来的窘迫,用勤奋弥补着先天不足的差距。前路依然漫长而艰难,但她已经迈出了最艰难的第一步,并且决心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