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刻板印象(1 / 2)
回到阔别半年的家,迎接凌霜的是弟妹几乎要溢出小院的喜悦和激动。凌雪个子又窜高了一截,眉眼间的稚气褪去不少,多了几分少女的沉静和能干。凌宇则像只撒欢的小狗,围着姐姐转个不停,叽叽喳喳地说着村里的新鲜事。破旧的土坯房被打扫得一尘不染,虽然依旧清贫,却充满了温馨的烟火气。
最初的激动和寒暄过后,一家人围坐在小木桌旁吃晚饭。简单的饭菜,因为团聚而显得格外香甜。凌霜拿出从省城带回来的糖果和几本旧书作为礼物,弟妹的眼睛立刻亮了起来。
“姐,大学里是不是特别好玩?楼特别高?”凌宇嘴里含着糖,含糊不清地问。
“好玩谈不上,主要是学习。楼是挺高的,书也特别多。”凌霜笑着回答,给弟妹夹菜。
“姐,你这次考试考得好吗?”凌雪更关心姐姐的学业。
“还行,比期中进步了一点。”凌霜语气平静,但眼底有一丝不易察觉的骄傲。这半年的辛苦没有白费。
饭后,凌雪抢着收拾碗筷,凌霜便和凌宇坐在门槛上乘凉。夏夜的山村,蛙声一片,繁星满天,空气里弥漫着青草和泥土的气息。凌宇忽然指着村尾的方向,压低声音,带着点神秘兮兮的表情说:“姐,你还记得那个怪人吗?就是过年时候来咱家吃饭的那个,省城来的。”
凌霜的心微微一动,眼前浮现出下午在田埂上看到的那个沉默劳作的身影。“嗯,记得。他……还在村里?”
“在啊!”凌宇来了兴致,“他可怪了!从来不跟人说话,也不笑。村里的小孩都有点怕他。有一次,小石头朝他扔泥巴,他回头看了一眼,那眼神,冷飕飕的,小石头吓得哇一声就哭了,他倒好,啥也没说,转头就走了。”
这时,凌雪洗完碗也走过来坐下,接过话头:“村里人都不太跟他来往。队长派活,他就干,干完就回他那破屋,门一关,谁也不知道他在里面干啥。干活也不行,慢吞吞的,还老是出错。姜大伯说他就是……嗯,‘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吃不了苦。”凌雪学着大人的口气,带着一丝不以为然。
正说着,邻居二婶摇着蒲扇过来串门,看到凌霜回来了,热情地打招呼,自然也聊起了村里的琐事。说到徐瀚飞,二婶撇撇嘴,语气里带着几分乡下人对“城里人”固有的看法和一丝不易察觉的优越感:“那个小徐啊,唉,到底是城里娇生惯养的少爷羔子,落到咱这穷地方,心里憋屈着呢!你看他那样子,整天拉着个脸,好像谁都欠他似的。干活?也就是应付差事,出工不出力。心里指不定怎么怨天尤人呢!跟咱们这些土里刨食的,不是一路人。”
你一言我一语,凌霜听着乡亲和弟妹对徐瀚飞的描述——孤僻、不合群、干活吃力、神情冷漠……这些零碎的评价,逐渐在她脑海中拼凑出一个更加清晰、却也更加固化的形象。
她结合自己知道的信息——他是从省城来的,家庭遭遇重大变故,是被“下放”到此处“改造”的。于是,一个先入为主的判断自然而然地形成了:这是一个曾经养尊处优、如今却跌入尘埃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