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孵化基地成长痛与家庭磨合课(4 / 5)

加入书签

侄子在街道办工作,他们最近在推广‘社区便民服务站’,想引入一些本地创业项目,不仅能提供免费场地,还能给一定的创业补贴。咱们要是能和街道办合作,把基地搬到社区里,租金和资金的问题不就都解决了?”

    林薇眼前一亮:“真的吗?那太好了!你能帮我联系一下你侄子吗?我想跟他谈谈具体合作细节。”

    王大姐笑着说:“没问题,我这就给他打电话。”

    第二天,林薇和张远一起去了街道办,接待他们的是王大姐的侄子,街道办副主任李伟。听完林薇的介绍,李伟很感兴趣:“你们的孵化基地帮助职场妈妈创业,还能为社区居民提供优质的本地产品和服务,正好符合我们‘社区便民服务站’的理念。我们可以提供一个两百平米的场地,免租金三年,每年还给五万元创业补贴,但有个条件,你们要优先聘用社区里的待业妈妈,还要定期在社区开展创业培训,帮助更多妈妈就业。”

    这个条件对林薇来说,简直是天上掉馅饼。她立刻答应:“没问题!我们不仅会聘用社区待业妈妈,还会把培训课程免费对社区开放,为更多妈妈提供帮助。”

    签完合**议,林薇走出街道办,阳光洒在身上,温暖而明亮。张远握住她的手,笑着说:“看吧,只要不放弃,总有解决的办法。”

    回到基地,林薇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学员们,大家都兴奋地欢呼起来。王大姐和李妹也笑着互相道歉,之前的矛盾早已烟消云散。“薇姐,以后我们再也不吵架了,一定好好合作,把生意做好,不辜负你和街道办的支持。” 王大姐说。

    李妹也点点头:“是啊,以后咱们互相帮助,我的水果卖不完,就做成水果干,和王大姐的编织篮搭配着卖,肯定能卖得更好。”

    看着学员们融洽的样子,林薇心里充满了成就感。接下来的几天,大家一起打包货物、整理货架,准备搬到新场地。张远也抽时间过来帮忙,还联系了之前合作过的企业,捐赠了一批货架和展示柜,节省了不少开支。

    搬家那天,婆婆也带着小糯米来到基地,帮忙给学员们递水、收拾东西。小糯米拿着画笔,在新场地的墙上画了一朵大大的太阳花,奶声奶气地说:“妈妈,这里好漂亮,像个大花园。”

    林薇蹲下身,在女儿脸上亲了一口:“是啊,这里以后就是妈妈和阿姨们的‘创业花园’,我们会在这里种出很多‘幸福果实’。”

    新基地开业那天,街道办的领导亲自到场剪彩,社区里的居民也纷纷来捧场,不到一上午,学员们的产品就卖出了大半。王大姐的编织篮被一位老奶奶买走,还预定了十个,送给即将结婚的孙女做嫁妆;李妹的水果也被社区超市看中,签订了长期供货协议。

    看着眼前热闹的场景,林薇心里满是感动。她想起刚创办联盟时的艰难,想起遭遇抄袭时的无助,想起省级项目整改时的焦虑,再看看现在,基地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学员们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家里的婆媳关系也越来越融洽,小糯米在画画班学得不亦乐乎,还经常把自己的画作送给基地的学员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