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预见未来(2 / 6)
nbsp; 工作坊结束后,学院决定启动一项前所未有的计划??“逆向广播”。他们要将这些年收集的声音,反向传送回去,送入那些曾经被封锁的城市、村庄、监狱、审讯室。不是用暴力对抗,而是用记忆唤醒。
他们改装了十台老式收音机,接入学院自建的发射塔,设定自动轮播模式。每晚午夜,信号便会穿透空气,覆盖方圆三百公里。播放内容没有口号,没有控诉,只有最平凡的真实:
母亲哄孩子的哼唱、老人晒太阳时的闲谈、学生写作业时铅笔划过纸张的声音、恋人分手前的最后一句话……
“我们要让他们重新习惯人类的声音。”青年对团队说,“不是宣传,不是教育,就是生活本身。”
一个月后,第一则回应传来。
一张折叠整齐的信纸,夹在一辆途经学院的邮车里。寄件人地址空白,字迹潦草却用力:
>“我住在‘静默城’东区七号监舍。二十年没听过窗外有鸟叫。昨晚,我听见了一个女人在煮汤时哼歌。我不知道那是真的,还是机器放的。但我在被子里哭了。我已经忘了怎么哭。
>请继续播。哪怕你们不知道我们在听。”
青年将这封信贴在回声厅的墙上。第二天,墙上多了几十张类似的纸条??有些是打印的残页,有些是炭笔写在包装纸上的,甚至有盲文刻痕。它们来自不同城市,不同阶层,却有着相同的结尾:
**“请继续播。”**
他知道,这场战争早已不在街头,而在每个人的耳朵里。
然而,压制并未停止进化。
某日清晨,学院监测系统警报突响。频率7.14至7.19之间的所有信号,突然被一股强大干扰波覆盖。屏幕上跳出一行冰冷文字:
>【全域语音校准系统?V3.0已上线】
>检测到非法情感波动,启动“理性净化协议”。
>所有未授权音频内容,将被自动重构为标准安抚语调。
青年立刻召集技术组。他们发现,这不是简单的噪音压制,而是一种更可怕的手段??**篡改**。敌方系统不仅能屏蔽声音,还能实时修改内容,把愤怒变成平静,把悲伤变成麻木,把真相变成谎言。
更令人不安的是,这套系统似乎具备学习能力。它开始模仿《听风的孩子》的旋律,但歌词被替换成:“听话是最美的歌/安静是最大的爱”。
“他们在制造伪共鸣。”艾琳不知何时出现在门口,手里拿着一份破旧的实验日志,“这是我从林渊藏书夹层里找到的。‘零语症’实验后期,他们就尝试过‘情感重编程’??不是让人沉默,而是让人‘自愿快乐地服从’。”
青年盯着那本日志,忽然想起苏萝笔记本里的一页:“当语言不再是表达,而成为控制工具,第一个消失的,是羞耻感。”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