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犁庭扫穴(2 / 5)
一颗颗头颅滚落在地,瞪大的眼中还凝固着不甘与愤怒。
“传首九边,”苏宁面无表情地下令,“将努尔哈赤首级腌制装匣,送往各边镇示众。让所有人都看清楚,与大明为敌的下场。”
当亲兵捧着木匣准备离去时,苏宁又补充道:“给李成梁府上也送一份去。就说......本官请他看看,他当年养寇自重的结果。”
凛冽的寒风中,苏宁转身望向南方,轻声自语:“非常之时,当用非常之法。”
......
万历十三年夏,辽河畔的血腥气尚未散尽。
中军大帐内,苏宁正在批阅军报,亲兵统领周镇步履匆匆地闯入,手中捧着一卷账册,脸色凝重。
“阁老,清点缴获时发现了这个。”周镇将账册呈上,“在努尔哈赤的私库中,不仅找到了朝鲜制式的兵器五千件,粮草万石,还有这个??“
他展开一卷帛书,上面赫然盖着朝鲜国王的玺印:“……...愿与建州永结盟好,共御北患。特赠兵甲粮,望笑纳……………”
“好个朝鲜李?!”苏宁猛地合上账册,眼中寒光乍现,“表面称臣纳贡,暗地里却资助建州,其心可诛!”
他当即击鼓聚将。
待众将齐至,苏宁将证物掷于案上:
“朝鲜背信弃义,暗通建州,罪证确凿。本官决议,即日发兵讨,在朝鲜设郡县,永绝后患!”
帐中顿时一片哗然。
副将陈?率先出列劝阻:“阁老三思!朝鲜毕竟是太祖皇帝钦定的‘不征之国”,且与我大明有百年藩属之谊。若贸然征伐,恐失天下藩国之心啊!”
“陈将军此言差矣。”苏宁目光如炬,扫过众将,“当年太祖立下‘不征之国’的祖训,是因为彼时朝鲜恭顺有加。如今他们既敢资助建州,便是自绝于大明。若今日纵容,他日必成第二个建州。”
他站起身,走到舆图前,手指重重点在朝鲜半岛上:“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本官宁可背负骂名,也要为后世除此大患!”
参将李儒林激动道:“末将愿为先锋!必为经略踏平朝鲜!”
四月初,鸭绿江冰消雪融,明军分三路越过边境:
东路走咸镜道,直扑朝鲜王京汉阳;中路破义州,沿大同江南下;西路出水原,切断王室退路。
与此同时,镇守扶桑的李如松接到密令,率精锐水师从釜山登陆,一路向北横推。
装备着新式火器的明军势如破竹,朝鲜军队的刀弓在排枪火炮面前不堪一击。
不过旬月,四路大军已会师汉阳城下。
城破之日,朝鲜国王李?欲乘舟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