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明升暗降(7 / 8)

加入书签

年军饷、粮草、器械的收支账目,直指将门贪墨、吃空饷的命门。

    命令蓟辽总督戚继光,借大胜之威,全面整编辽东各卫所,打破原有的“将领-家丁”私兵体系,重新划分防区,混编部队。

    从戚继光经营多年的浙江、以及忠于朝廷的山东等地,调派大批中层将领北上,充实辽东各级军职,替换李家的亲信。

    而最致命,也最高明的一招,是经由朝廷明发上谕,宣布在辽东全面推行“军功田制”……………

    明确规定,所有士兵,包括原辽西将门麾下的家丁,均可凭斩首、先锋、先登等军功,在辽东新收复或固有的土地上,获得相应份额的田产,且此田产可传子孙,受朝廷律法保护。

    这一政策,直接动摇了辽西将门笼络部下的根基......

    以往士兵依附将门是为了获得粮饷和上升通道,如今朝廷给出了更稳定、更诱人,更能传家的土地,谁还愿意死心塌地做将门的私兵?

    一个月后,李成梁带着部分家眷,在一种看似风光,实则萧索的氛围中,抵达了京城。

    万历皇帝在武英殿设下隆重的御宴,为其“接风洗尘”。

    席间觥筹交错,丝竹悦耳,礼仪之周到,场面宏大,令人侧目,也令人感受到天威的莫测。

    酒过三巡,万历皇帝举杯,面向李成梁,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李爱卿镇守辽东多年,劳苦功高,朕与朝廷都是记得的。如今年事已高,回京正好颐养天年,含饴弄孙,也好让如松这样的年轻俊杰,多为国效

    力,多加历练。”

    李成梁离席,恭敬地跪拜谢恩:“老臣叩谢陛下天恩,感激涕零,必当竭尽残年,为陛下分忧。”

    当他抬起头时,目光正好与坐在内阁末尾的苏宁相遇。

    两人相视,皆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一切算计、交锋、妥协与默契,尽在这不言之中。

    离宫之时,华灯初上。

    李如柏扶着父亲,走在长长的宫道上,终究意难平,低声道:“父亲,我们......我们李家,难道就这样认了?”

    李成梁停下脚步,望着京城璀璨的万家灯火,那光芒远比广宁城的稀疏灯火繁华百倍,却也冰冷百倍。

    他幽幽一叹,声音融入了寒冷的夜风:

    “识时务者为俊杰。苏阁老和陛下......已经给了我们体面,没有赶尽杀绝,我们也要懂得见好就收。更何况………………”

    “J......“

    “柏儿,记住!做事情要耐心一些。”

    他没有再说下去,但心中一片雪亮:在这场与整个国家机器、与时代大势的博弈中,辽西将门已经输了。

  &n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