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台州大捷(1 / 5)
万历初年,尽管朝廷在张居正的主持下大力整顿,推行新政,但东南沿海的倭患犹如附骨疽,始终未能根除。
彼时,倭寇的成分已愈发复杂,不仅有其真正的日本浪人,更混杂了大量铤而走险的中国海盗、奸商以及沿海失业的渔民、灶户。
他们熟悉海情,行踪诡秘,时而聚众数千乘巨舰强攻卫所,时而化整为零驾小艇骚扰村镇,烧杀掳掠,无恶不作,使得沿海各地警报频传,民生凋敝。
面对日益猖獗的倭患,以及地方卫所官兵剿不力,甚至畏敌如虎的窘境,朝廷的目光再次投向了那位总能创造奇迹的浙直总督苏宁。
此时一道加急廷寄送至南京的浙直总督府:“浙直总督苏宁,总揽东南沿海倭事宜,节制浙江、南直隶各卫所及水师官兵,务求靖海安民,以绝后患!”
这道命令,将沉重的担子压在了苏宁肩上,但也赋予了他统一事权、协调各方的尚方宝剑。
总督府内,幕僚们对此忧心忡忡,认为是块难啃的硬骨头,费力不讨好。
然而,苏宁却只是平静地展开沿海舆图,眼中闪烁着与处理政务、商务时截然不同的冷冽光芒:“倭寇之患,痼疾已久。非不能除,乃未得其法,未用其器耳。彼辈依仗者,不过船快、刀利,来去如风。而今,该让他们见识
一下,何为真正的力量了。”
苏宁并未立刻调集大军漫无目的地搜剿,而是首先对他能直接控制的南直隶沿海水师及卫所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换装”与“改制”。
起初苏宁并未直接拿出超越时代的钢铁战舰,主要是太过于惊世骇俗了,而是凭借工业空间的技术和工业基础,指导龙江宝船厂等官营造船厂,对现有的大型福船、海沧船进行改造。
强化结构,优化帆装,更重要的是,在关键部位加装了由马鞍山铁厂提供的高强度钢板以增强防护。
同时,用工业空间的产业链秘密为几艘旗舰加装了辅助蒸汽明轮,使其在无风条件下也能保持可观的航速和机动性,这在追击倭寇小艇时至关重要。
卫所官兵手中老旧的火铳、落后的火炮也是被迅速更换。
由苏宁在工业空间里的兵工作坊,依托外界大明初级重工业基础建立和生产标准化、口径统一的燧发鲁密铳开始列装,射速、精度和可靠性远超倭寇手中的鸟铳。
主要是苏宁明白大明不是自己的大明,拿出太先进的技术也是毫无意义。
只有自己真正成为了大明权臣,才会考虑真正改造这个世界。
更令人胆寒的是,一些精选的神机营部队,装备了后装线膛炮和原始版本的火箭弹,也就是康格里夫火箭的简化版,其射程和威力足以在倭寇船只的弓弩、铁炮射程外将其摧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