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大明供销社(4 / 5)
的利益捆绑,胭脂铺的背后,渐渐织就了一张虽不显赫却足够实用的关系网,让它得以平稳地扩张,直至如今开遍大明两京十三省,成为了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雏形,为苏宁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金。
如今,时移世易。
他不再是那个任人拿捏的小人物,而是官居正四品、节制江南应天的封疆大吏!
他的恩师兼岳祖父徐阶,是当朝内阁首辅,权倾天下。
岳父徐蟠虽是个不成器的纨绔,但顶着徐家的名头,在江南地界也足以震慑许多宵小。
权力,终于成为了他商业蓝图最坚实的护盾。
几个月前,他便已修书一封,密令表哥周正杰南下南京。
此刻,书房暗门轻启,风尘仆仆却精神矍铄的周正杰走了进来,脸上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
“抚台大人!”四下无人,周正杰仍保持着恭敬。
“表哥,这里没有外人。”苏宁笑着扶住他,“事情筹备得如何了?”
周正杰压低声音,眼中闪着精光:“安邦,你画的那‘供销社’图样,我已完全领会!南京城最繁华的秦淮河畔,铺面和仓库已经盘下,正在按照你的要求改造,气派非凡!货架、动线,都与你说的一般无二。
苏宁满意地点点头:“货源方面,我提供的那些奇物,可还够用?”
他指的自然是来自工业空间的各类轻工业品:玻璃镜、精制白糖、前所未见的香料、质量上乘的钢针、色彩鲜艳不易褪色的布匹、五金和日用品......
“够!太够了!”周正杰激动道,“光是那些玻璃镜,就已引得全城轰动,多少人捧着银子预定了!还有那些香料、白糖,品质远超贡品!光是这些,就足以让‘供销社“一炮而红!”
“供销社的名字,定好了?”苏宁问。
“定了,就叫‘大明供销社’,朗朗上口,也符合你巡抚大人的身份。”周正杰答道,“不过,安邦,这生鲜、米面粮油......若全从本地采购,成本高昂,且容易受制于人。你信中说的那个‘海贸’路子......”
苏宁走到大明舆图前,手指点在了南海方向:“没错。我已通过渠道,联系上了往来吕宋(菲律宾)、暹罗(泰国)的海商。那边稻米一年三熟,价格不及江南一半;热带水果、珍贵木材、香料更是价廉物美。我已命人组建
船队,以采购‘南洋奇珍”为名,实则大量运回粮食、油脂等基础物资。这些货物,将作为“大明供销社’低价吸引客流、稳定民生的基石。“
他转过身,目光锐利:“我们要让南京城的百姓,用更少的钱,买到更好的米,更足的油!这不仅是一门生意,更是稳定民心,平抑物价的政绩!我倒要看看,到时候,谁还敢在米市上兴风作浪!”
“是!抚台大人。”
数月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