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院试(5 / 6)
nbsp; “笔砚都检查过了?”母亲周氏最后一次为他整理衣襟,指尖微微发颤。
“娘放心,昨夜都查验三遍了。”苏宁握住母亲的手,触到满掌心的薄茧。
父亲苏守拙将考篮递来,沉声道:“记住,不求文章惊风雨,但求字字见本心。”
“父亲,儿子省得了。”
“住客栈的时候尽量不要和其他学子发生争执。”
“不会的!读书人都有素质,不会因为琐事而争吵。
“这就好。”
身后,弟妹们踮着脚张望,苏顺抱着连夜打磨的砚台,苏谦举着油纸伞,秀儿攥着在村口折的桃枝,只因为乡人相信这能带来文运。
里长带着牛车候在村口,同行的还有三位考生。
当车辙碾过结霜的田埂,苏宁回头望去,全家人的身影在晨雾中渐渐模糊,唯见母亲不停挥动的胳膊。
莱州府考棚前,上千名考生排成长龙。
有人捧着书卷念念有词,有人对着文庙方向焚香祷告,更有人被搜出小抄当场拖走,哀嚎声惊起满树寒鸦。
“青州府考生张南亭......”唱名声中,苏宁看见个清瘦少年从容走过。
却见那少年突然驻足,俯身扶起一个被推倒的老童生。
轮到苏宁受检时,衙役捏碎了他的炊饼,敲打砚台听声,连发的布带都要展开细看。
当苏宁终于踏进“龙门”,身后却传来哭喊:“我儿的墨锭被掰断了!”
考棚低矮逼仄,昨夜雨水在青砖上积出片片水洼。
苏宁刚研好墨,就听云板三响,题牌高悬: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满场响起抽气声??这出自《论语?颜渊》的截搭题,既要谈民生经济,又要喻君臣之道。
隔壁号舍已传来啜泣,前排老童生颤抖着研墨,墨汁溅了满脸。
苏宁闭目凝神。
他想起父亲纳粮时佝偻的脊背,母亲深夜纺车的呜咽,更想起《明实录》里嘉靖朝太仓库年入二百万两,却要支应五百四十万两亏空的记载。
提笔蘸墨,破题如刀:“民犹水也,君犹舟也,水盈则舟浮,此圣王所以贵养民也………………”
他将数学思维化入文章,以“田赋、盐课、钞关”三柱作比,用桑弘羊之策论常平仓,借之法说漕运改革。
当别人还在堆砌“尧舜禹汤”时,他已在草稿上画出??曲线图。
第二场考经义时,骤雨突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