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碰瓷(2 / 6)
针刺、过充、撞击、短路、高温烘烤、挤压变形在内的所有极限测试,核心温度始终控制在安全范围,无一例起火或爆炸。”
会议室里死一般的寂静,随即爆发出难以置信的低呼。
“苏总,这………………这数据是真的吗?”首席技术官的声音因激动而颤抖,“这已经超越了目前实验室里所有的概念技术!”
“实验室?”苏宁微微一笑,那笑容背后是深不见底的自信,“我们已经完成了中试,生产线准备就绪。接下来电池工厂选址就在杭州,相关的核心产业链,会同步落地。”
接着苏宁又是转头看向负责市场的副总裁:“发布会的筹备可以启动了,规格按最高级别。我要让‘天工’这个名字,一夜之间响彻全球。”
“是!苏总。”
2014年10月1日,杭州国际会议中心,镁光灯如同星河般闪烁。
全球主流媒体、行业巨头、分析师齐聚一堂,空气中弥漫着期待与怀疑交织的气氛。
舞台上,天工负责人阿福身着剪裁得体的深色西装,身后是巨幅的“天工1型”渲染图。
他没有过多的寒暄,直接切入主题,用最简洁有力的语言和无可辩驳的视频数据,向世界展示了“天工1型”的性能。
当播放到那段经过公证的、电池包在极端针刺和烈火炙烤下依旧安然无恙的视频时,台下终于无法抑制地爆发出巨大的喧哗。
“......我们相信,安全,是电动汽车发展的基石,不应是奢侈品。”阿福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遍全场,沉稳而有力,“天工1型‘的意义,不仅在于它突破了续航的焦虑,更在于它重新定义了动力的安全标准。
提问环节,场面几乎失控。
“福先生!”一位外媒记者抢到话筒,语气急促,“您声称的技术超越了当前业界认知,请问技术来源是?是天工汽车秘密研发的成果吗?”
苏宁面对镜头,从容不迫:“天工汽车确实是刚刚成立不久!但是天工汽车的母公司大宁资本一直在做技术研发和储存,从未停止对未来的探索。‘天工‘系列,是我们大宁资本独立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结晶。具体
的技术细节涉及商业机密,不便透露。但市场和时间的检验,会证明一切。”
另一位国内记者激动地问:“福先生,这意味着中国在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上实现弯道超车了吗?‘天工’电池何时能够量产装车?”
“弯道超车与否,由各位评判。”阿福的回答滴水不漏,却掷地有声,“但我可以明确告知各位,‘天工1型已经具备大规模量产条件。我们位于杭州的超级工厂已经破土动工,预计明年下半年即可实现首批交付。天工汽车旗下
的首款搭载‘天工’电池的纯电车型乔凡娜,也将在同期亮相。
发布会结束的瞬间,风暴已然掀起。
&nb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