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西西里的美丽传说》18(6 / 7)

加入书签

入,以市场价甚至略低的价格,将一家家拥有独特工艺,却因市场波动、管理不善或来自大企业挤压而摇摇欲坠的“隐形冠军”纳入囊中。

    一旦完成收购,这些企业的命运便被彻底改写。

    在日本大阪,一家拥有独特金属热处理技术,传承三代的家族工厂,在深夜被“清场搬迁”。

    所有的机床、热处理生产线、甚至包括那些浸满岁月痕迹的工艺手册和老师傅的手写笔记,都在一夜之间消失无踪,只留下空荡荡的厂房,仿佛这里从未有过机器轰鸣。

    同样的情况发生在德国图林根、美国密歇根......

    那些被收购的企业,其最核心的生产设备、检测仪器、技术档案,都被完整地、无声无息地“吞噬”进苏宁的储物空间。

    在空间内,一场更加深刻的工业化改造随即开始。

    工业AI机器人如同忙碌的工蚁,按照最优布局,将这些“战利品”生产线重新组装、调试。

    它们被剥夺了原有的品牌标识,融入到空间内已有的能源网络和自动化物流体系中。

    AI系统则开始疯狂学习、解析那些被吞噬的技术,找出优化空间,并将不同技术的优势进行跨界融合。

    很快,一座座“影子工厂”在虚无中拔地而起。

    它们生产着与外界日本企业同源,同类型,甚至同规格的产品,但在AI的极致优化、无人工成本、无能耗顾虑,以及来自多个被吞噬技术的融合创新下,其性能、精度、一致性和成本控制,都达到了外界难以企及的高度。

    风暴,以一种近乎诡异的方式降临全球市场。

    起初,只是一些日本中型企业发现,自己的某些高利润拳头产品,订单在悄然流失。

    客户反馈,有新的供应商提供了“性能相当,价格低15%”的替代品。

    他们不以为意,认为是西方的模仿者或者韩国竞争对手的又一次价格战。

    然而,情况急转直下。

    不仅价格更低,那家神秘供应商的产品,良品率奇高,交货期精准得可怕,甚至在特定参数上还有小幅超越。

    日本企业赖以生存的“工匠精神”和“质量优势”,在这种不讲道理的,兼具高性能与低价格的“完美产品”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接着恐慌便是开始蔓延。

    从精密轴承到特种陶瓷,从高端传感器到数控机床核心部件………………

    一个接一个的细分市场被这股无形的力量侵蚀。

    日本企业试图降价反击,却绝望地发现,对方的成本结构仿佛存在于另一个维度,他们的降价空间在对方面前不堪一击。

    技术壁垒?对方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