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西西里的美丽传说》14(3 / 6)

加入书签

以部分矿产开采权或农产品抵偿、快速的交付时间、以及“贴心”的售后服务,包括培训和后续的技术支持。

    这些,正是新生印度所急需的。

    几轮密谈后,初步的巨额采购意向便已达成,内容从铁轨到步枪,无所不包。

    苏宁成功地将“凤凰”的触角,探入了这个未来南亚巨人的核心。

    紧接着,苏宁飞往即将成为巴基斯坦首都的卡拉奇。

    这里的氛围与德里不同,更加急切,带着一种为生存而战的紧迫感。

    会晤对象是未来的巴基斯坦政府核心成员及军方代表。

    “苏先生,我们的处境您很清楚。”一位未来的巴方将军开门见山,眉宇间带着深深的忧虑,“我们与印度的边界尚未划定,冲突随时可能爆发。我们需要武器,需要装备,需要一切能保卫我们新生国家的东西!而且要快!”

    苏宁感受到了对方的急迫,这正是他想要的。

    他展示了一份清单,上面列出了他能迅速提供的装备:二战英军制式的步枪、机枪、迫击炮,甚至包括一批经过翻新、状态良好的“谢尔曼”坦克和野战炮。

    “将军,请放心。”苏宁语气沉稳,带着一种令人信服的力量,“凤凰’理解巴基斯坦的迫切需求。我们位于中东的仓库,可以在两周内将第一批轻型武器运抵卡拉奇。重型装备可能需要一点时间,但绝对会比任何其他渠道更

    快。而且,”

    他意味深长地补充道,“我们接受多种支付方式,包括未来的棉花出口配额,甚至......某些特殊”的政治承诺。”

    面对印度已然获得的“凤凰”支持,以及自身严峻的安全形势,巴基斯坦方面几乎没有太多选择。

    一份秘密的,金额庞大的军购协议在卡拉奇的海滨别墅内迅速敲定。

    苏宁承诺,将成为巴基斯坦国防的“及时雨”。

    其实,无论是德里还是卡拉奇,苏宁都敏锐地察觉到双方对彼此的深深忌惮。

    而他,则巧妙地游走于两者之间。

    他向印度暗示,他可以帮助“平衡”地区力量,限制巴基斯坦获得更先进的武器。

    实际上,他提供给双方的武器等级基本相当,但信息差制造了优势错觉。

    他同样向巴基斯坦保证,他将提供“足以自卫”的装备,并暗示他有能力影响国际舆论。

    苏宁的真正目的,并非偏袒任何一方,而是要成为双方都不可或缺的“唯一”可靠供应商。

    深知,一个稳定的南亚不符合“凤凰”的利益,而一个适度紧张、持续需要外部武器输入和物资支持的南亚,才是源源不断的金矿。

    离开南亚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