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西西里的美丽传说》10(4 / 6)
; 贪婪的军官反驳道:“可是,利润都被那个东方人赚走了!而且资金流向了中国瑞士!”
后勤将领冷静地回答:“他赚取的是合理的商业利润。而我们现在最缺的不是钱,是稳定、优质、及时的物资!只要‘SU‘的工厂能继续为我们生产我们需要的东西,他赚取一些利润,又有什么关系?难道我们要为了虚无的‘控
制权’,而让前线的士兵穿着更差的衣服,吃着更差的食物吗?更何况,瓦莱里奥将军的态度已经很清楚……………”
几方面的因素综合在一起,让德军占领当局最终做出了一个务实,甚至有些无奈的决定:对“SU”集团的所有权问题视而不见,默认其继续在代理人的管理下运作,并维持原有的订单和合作关系。
只要“SU”的工厂能继续为德意志的战争机器提供物美价廉的军需品,那么,这个东方老板究竟在哪里,赚了多少钱,暂时都可以放在一边。
毕竟,在战争的残酷现实面前,效率和稳定,远比意识形态和所有权的纯粹性更重要。
于是,在德军铁蹄统治下的北意大利,“SU”集团的工厂成为了一个独特的例外。
它依旧轰鸣,依旧高效,依旧将一车车的物资运往德军阵地。
而远在瑞士的苏宁,则安然地通过遥控,继续从这场席卷欧洲的悲剧中,汲取着庞大的财富,并冷眼旁观着这一切。
他的工厂,仿佛成为了战争中的一个“中立区”,凭借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和巧妙织就的保护网,在夹缝中顽强地生存并壮大着。
1944年的战局已然明朗。
盟军在诺曼底成功登陆,东线德军节节败退,第三帝国的崩溃似乎只是时间问题。
在这个关头,那些嗅觉敏锐的交战国,已经开始为战后布局。
而能力出众,且在意大利乃至整个欧洲海军特种作战领域都享有盛名的瓦莱里奥?博尔盖塞将军,自然成为了各方极力争取的目标。
英国人,率先行动了。
他们并没有直接冒险接触身处北意德军控制区,行踪不定的瓦莱里奥本人,而是将目光投向了瑞士苏黎世......
那个与博尔盖塞家族关系密切,且此刻相对安全的东方人,苏宁。
一场秘密的会晤在苏黎世一家不起眼的私人银行会客室内进行。
来访者是一位自称“史密斯先生”的英国绅士,举止优雅,言谈谨慎,但眼神中透着情报人员特有的精明。
“苏宁先生,久仰。您在商业上的成就令人惊叹。”史密斯先生寒暄过后,直接切入正题,“我们了解到,您与瓦莱里奥?博尔盖塞将军私交甚笃。
苏宁不动声色地品着咖啡:“史密斯先生,有话不妨请直说。”
“很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