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西西里的美丽传说》5(3 / 5)

加入书签

入了一剂强肾上腺素。

    平静的米兰近郊工业区,因为“SU”的存在,瞬间变成了一个永不疲倦的庞大蜂巢,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疯狂扩张起来。

    订单确认的第二天,“SU”制衣厂大门外就贴出了巨幅招聘启事。

    消息像野火一样传遍了米兰乃至伦巴第大区。

    在失业率因战争而攀升的时期,一份稳定且薪酬优厚的工作,具有无与伦比的吸引力。

    天刚蒙蒙亮,厂区外就排起了蜿蜒曲折的长龙。

    男人、女人、年轻人,甚至还有一些从其他工厂跳槽而来的熟练工,都眼巴巴地等待着面试机会。

    人事主管忙得脚不沾地,嗓子沙哑地在临时搭起的面试台后喊道:“缝纫工!优先录用!流水线操作工!搬运工!仓库管理员!识字、会算数者优先!”

    车间里,老师傅们被临时抽调出来,负责快速培训新人。

    “看好了!这种锁边手法,要又快又牢!这是军用品,开线了要出大事的!”一位老师傅一边演示,一边对着围观的几十个新人大声强调。

    新人们聚精会神地看着,生怕漏掉一个细节。

    仅仅一周时间,工厂的工人数量就翻了两番,并且还在持续增加。

    原本宽敞的食堂变得拥挤不堪,工人们轮流用餐,机器却几乎永不停歇。

    厂房内,景象更是壮观。

    新采购的缝纫机、裁剪机、锁边机源源不断地运入,安装工人们日夜赶工,确保新设备第一时间投入生产。

    巨大的车间里,日光灯二十四小时亮着,取代了自然的昼夜。

    “哒哒哒哒哒??”缝纫机密集的声响如同千万把机关枪在齐射,震耳欲聋,却又带着一种令人心悸的、创造财富和战争物资的节奏感。

    巨大的裁床上,工人们按照放样图纸,熟练地操作着电动裁刀,层层叠叠的墨绿色布料被迅速切割成规整的部件。

    工厂实行严格的三班倒制度。

    白班、晚班、夜班,工人们如同精密的齿轮,无缝衔接,确保生产线永不停止。

    交班时,车间里人头攒动,喧闹异常。

    工头拿着铁皮喇叭,在巨大的噪音中声嘶力竭地喊叫,协调着各工序的衔接:“A线!布料跟上了吗?!”

    “B线纽扣短缺!仓库!立刻补货到三号位!”

    “质检!加快速度!这批大衣明天必须装车!”

    空气中弥漫着新布料的味道、机油味,以及工人们汗水的气息。

    虽然劳累,但看到工资单上实实在在的丰厚报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