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周秉昆比我有本事(3 / 4)

加入书签

考试都是班级倒数,然后艰难的完成了初中课程。”

    “可是令人惊讶的是,我弟弟周秉昆在七七年底,国家恢复第一次高考时,竟然考上了东北师范大学历史学。”

    “吉春人都应该有印象,七八年初,光字片有一家三个孩子同时考上了大学的新闻!

    两个北大,一个东北师范大学。

    那就是我们周家!”

    “哇!我有点印象!当时在吉春很轰动的!”

    ......

    底下的工人们,都是惊讶的起初交头接耳的感慨着。

    看到工人们的表现,周秉义笑了笑,就继续解释说道,“那时候我才知道,我弟弟周秉昆并没有自怨自艾,而是趁着工作之余,用功的学习知识,这才有了后来的考上大学。”

    “在七九年的时候,我弟弟周秉昆在国民日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叫《大国崛起》。

    我想很多工人应该都有印象,当时国民日报社给了我弟弟周秉昆一千二百块钱的稿酬。”

    听到《大国崛起》竟然是周秉昆写的,有印象的工人们都是惊讶了起来,再听到有一千二百块钱的稿酬,工人们都震惊的瞪大了眼睛。

    “这就是我弟弟周秉昆常说的,知识改变命运!”

    “后来港岛的“东方日报”,看上了我弟弟文章,就花大价钱买走了两篇文章。

    一个是大家熟悉的《大国崛起》,另一个是只在国外发表的《河西走廊》。”

    “八零年的时候,我弟弟周秉昆听说国家开始放开个人经营。

    然后他就向吉春和江辽政府申请个人经营许可证。

    当时的我只是北大哲学系的一个普通学生,想要帮助我弟弟周秉昆,也是不可能的!”

    “申请到了个人经营许可证,我弟弟周秉昆就开了第一家吉膳堂饭店,然后就是第二家分店,第三家...”

    “说了这么多,我想大家也都发现了。

    我弟弟周秉昆一直再靠他自己的努力,在改变自己的命运!”

    “没有周秉昆的勤奋好学,就没有他后来的考上大学!

    没有考上大学,就没有他接下来的文章发表,也就不会靠卖文章的版权,获得他人生的第一桶金!

    没有这人生第一桶金,他就没办法开起来吉膳堂饭店,也就没有他现在的成就了!”

    “所以,我周秉义要说的是,我们工厂也要靠自己的努力,去扭亏为盈!”

    “我们不能再光靠等和要来苟延残喘!

    所以,我准备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