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玄学(4 / 5)

加入书签

身份,在同一个人身上和谐共存。

    当最后一位心满意足的粉丝离开后,苏宁松了口气,整理了一下被稍微拉皱的衣袖,转向陈晓君时表情有些不好意思。

    “抱歉,没想到会这样。”他摇了摇头,自嘲道:“只是演了一个配角而已,《正阳门下》也才播出不到三四个月......”

    “这说明你演得好啊,”陈晓君笑着说,心中那份刚刚萌芽的好感又增添了几分,“涛子这个角色确实很出彩,我剧团里的同事前几天还在讨论呢。听说《正阳门下》在京城台上星之后就是大爆了。”

    苏宁轻轻搅动已经微凉的咖啡,语气真诚:“演员身份只是暂时的跳板。我更希望有一天,人们提起苏宁,首先想到的是‘光怪陆离”的创始人,是出品过优秀作品的内容创造者,而不仅仅是一个演员。”

    他的话让陈晓君心头一动。

    在这个浮躁的时代,能够清醒地认识自己并坚持长远目标的人并不多见。

    已经签好字的一式两份合同放在两人之间,白纸黑字地见证着一个共同的未来。

    陈晓君看着对面那个刚刚被粉丝认出的男人,忽然更加确信自己的选择……………

    不仅是职业上的转变,或许还有某种悄然萌芽的情感,正在这个阳光正好的午后,悄然生长。

    苏宁将咖啡馆的小插曲当作一段无足轻重的花絮,并未真正放在心上。

    他签下陈晓君后的几天,全身心都扑在了“大宁资本”的事情上,而陈晓君也慢慢成为了苏宁在“光怪陆离”的特派员。

    毕竟如今的“光怪陆离”在苏宁眼里只是个小公司,远远比不上自己投资的那些互联网公司。

    能够特意安排助理陈晓君一直关注着“光怪陆离”,已经是苏宁善始善终的良好品格。

    但是苏宁并不知道,在那个寻常的杭州午后,咖啡馆里热情粉丝随手拍下的几张照片,正以一种他无法想象的速度在互联网上悄然蔓延。

    2013年的中文互联网,微博正处鼎盛时期,微信朋友圈逐渐兴起,人们对于“草根崛起”和“意外走红”的故事有着天然的热情。

    没有预兆,无需推手,一场纯粹由网民自发推动的热潮,就这样猝不及防地降临了。

    起初,只是在微博和各大论坛的影视版块,出现了一些零星的帖子:“《正阳门下》那个演涛子的演员是谁?演技好自然啊!”

    “求助万能涯友,这个帅哥叫什么?今天在咖啡馆遇到了,真人巨帅!”(附上一张略显模糊的侧脸照)

    “盘点那些戏红人不红的宝藏演员??《正阳门下》涛子必须拥有姓名!”

    那张咖啡馆的偷拍照仿佛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的涟漪却远超想象。

    照片里的苏宁,低头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