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不做郭子仪(5 / 6)
郭子仪仍不肯接受任命,并再次上表,言辞恳切地说道:“太宗皇帝曾经担任过尚书令之职,所以此后几朝都不再设置。
皇太子任雍王,平定关东,才授此官,怎能为了宠任老臣,而败坏国家法度呢?况且自从兴兵平叛以来,无功受赏或赏过其功的人很多,甚至有人身兼数职,只贪图高升而不知廉耻。
现在叛贼已基本平定,正是陛下端正法纪、审查官员的时候,请从老臣开始做起。”
代宗深以为然,应允了郭子仪的奏请,并让史官将其辞让之事编入史册,垂示后代。
由于战功卓着,郭子仪经常横遭一些小人嫉妒,但他能忍常人所不能忍、容常人所不能容,以宽厚仁德妥善处之。
大历二年十二月,郭子仪正在前线浴血奋战时,亡父的坟墓被人盗掘。
事发后,地方官府派人捕拿盗贼,但没有抓到。
朝野上下议论此事,认为鱼朝恩一向嫉妒并谗陷郭子仪,怀疑是他暗地指使人所为,郭子仪也听说了这些议论。
不久,他从泾阳前线入朝,公卿大臣们以常情猜度他会借机发难。
没想到,当代宗提到这件事的时候,郭子仪自责道:“臣长期带兵在外,没能禁止部下的暴行,士兵中时常有人盗掘百姓的坟墓,如今别人挖了臣父亲的坟墓,这是上天对臣的惩罚,并不是人为的祸害。”
由于郭子仪忍辱自责,朝廷上下的担忧得以平息,满朝文武大臣无不钦佩他的宽容与谦恭。
后来,鱼朝恩设宴邀请郭子仪。
很多人都认为鱼朝恩不怀好意,设的是鸿门宴,劝他不要理睬,他却执意要去。
眼看拗不过他,他的许多部下就决定带兵器随行保护,他也不同意,只带了几个仆人前去赴宴。
鱼朝恩问道:“为什么随从这么少呢?”郭子仪就把听到的传闻告诉了他。
鱼朝恩大为感动,捶胸顿足地哭着说:“如果您不是一位仁厚长者,怎能不怀疑我啊!”此后,鱼朝恩渐渐改变了对郭子仪的态度,不再与他为敌。
作为唐代中兴名将,郭子仪的忠义之节令人感佩、卓着功勋令人仰慕。
在宦官专权、互相倾轧的唐王朝内部,他几经沉浮,最终得以善终,给自己的戎马生涯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然而想要做出一番事业却是无时无刻不想着自污,可以说是无时无刻不再彰显着他自己和家族的求生欲,九族的荣耀和生死都是寄身于别人身上的感觉真的很不好。
……
而以史为鉴的苏宁却是认为做郭子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