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舆论压力(3 / 8)
nbsp;他一口饮尽烈酒,喉咙里发出满足的叹息,“在生意场上,敌人和朋友......往往只有一线之隔。”
他指向屏幕角落模糊不清的装备轮廓:“看到那个了吗?龙国军方还没列装的新型单兵作战系统,他们居然已经批量装备了。这意味着什么?”
谢尔盖的眼睛瞪大了:“有神秘力量在背后支持他们?”
“或者更糟,”乌特金阴沉地说,“他们有自己的研发体系,好到连美军都想买。”
他站起身走向窗前,望着外面纷飞的雪花,“通知我们在非洲的小队,暂时避免与YSS直接冲突。我需要更多关于这个苏宁的情报。”
2003年3月20日,伊拉克战争爆发。
五角大楼的新闻发布会上,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宣布了一份令人意外的承包商名单:“......永仁集团将负责战区后勤保障系统的整体协调,利用其创新的‘即时物流”模式......”
CNN的财经评论员难以置信地看着手中的资料:“这家亚洲公司究竟什么来头?他们竟然同时拿到了运输、基建和通讯三项核心合同,总价值超过50亿美元!”
与此同时,科威特边境的永仁物流中心正以惊人的效率运转。
来自龙国义乌的集装箱被快速拆解,里面的帐篷、军服、便携式厕所等物资按照精确算法分配,装上等候的运输机队。
“从下单到前线交付,平均48小时,”永仁中东区总裁向参观的美军将领展示实时数据,“成本是传统承包商的60%。”
将军看着屏幕上闪烁的物流网络,既惊讶又困惑:“你们怎么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建立起如此庞大的供应链?”
“苏先生十年前就开始布局全球供应链,”总裁微笑着回答,“我们只是把给沃尔玛和苹果的模式,用在了军事物流上。”
在巴格达郊外新建的军事基地里,美军士兵们发现他们的MRE(即食口粮)包装上印着熟悉的中文“自热米饭”小字。
价格只有传统军粮的三分之一,口味却好得出奇,自然是让华尔街那帮饕?利润空间暴增。
2003年7月1日,美国帕洛阿托。
简陋的办公室里,马丁?艾伯哈德和马克?塔彭宁紧张地看着对面西装革履的亚洲男子。
桌上放着的支票上那一长串零让他们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永仁汽车集团将成为特斯拉的最大投资者,”苏宁的特别代表林世民推了推眼镜,“初始注资2.4亿美元,换取51%的股份和董事长职位。
艾伯哈德的手微微发抖:“这......这远超我们的预期。但我们必须确认,你们是否会干涉公司的技术路线?我们坚持使用交流感应电机,这是对尼古拉?特斯拉的致敬……………”
林世民微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