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问题很多(2 / 7)
马得福蹬上自行车就往镇上赶。
派出所里,一个戴着眼镜的年轻人正激动地比划着,嘴里噼里啪啦往外蹦闽南语。
值班民警一脸茫然,只能不停地说“您慢点说”。
“您好!我是金滩村代理书记马得福。”马得福上前用普通话介绍。
年轻人像抓到救命稻草,一把拉住他:“陈金山!福建农林大学,挂职副县长!”
他的普通话带着浓重口音,但总算能听懂了。
原来陈金山在火车上见义勇为抓小偷,小偷偷走了随行教授所携带的资料。
更糟的是,他追击时错过了站点,行李还留在开往银川的列车上。
“最重要的是菌草资料!”陈金山急得额头冒汗,“治理沙漠化的关键技术!”
马得福一边翻译一边做笔录,突然注意到墙角蹲着的三个少年......
顶多十五六岁,面黄肌瘦,手腕被手铐磨出了血痕。
“就是他们?”马得福问民警。
“嗯,移民点的孩子。说是有人给十块钱让偷‘南方老板”的包。”
陈金山闻言立刻站起来:“必须严惩!法治社会怎么能……”
“陈县长,”马得福轻声打断,从兜里掏出几块干硬的馍片,“这是从他们身上搜出来的全部‘赃物‘。”
陈金山愣住了。
那馍片粗糙发黑,明显掺了大量麸皮,在福建连喂猪都嫌差。
“他们爹娘在移民点等了一冬天,开春发现分的地根本浇不上水。”马得福继续说,“三个娃偷东西,是为了给妹妹换退烧药。”
派出所里突然安静得可怕。
陈金山张了张嘴,最终什么也没说。
手续办完已是深夜。
马得福把陈金山安顿在村委会的临时宿舍,自己则打着手电去移民点还人。
三个少年的母亲跪在地上千恩万谢,非要塞给他两个鸡蛋。
马得福推辞不过,转头把鸡蛋悄悄塞给了发烧的小女孩。
回到村委会,陈金山还没睡,正借着煤油灯看文件。
见马得福回来,他劈头就问:“为什么这么穷的地方,会有‘水花集团”这种大企业?”
马得福被问得一愣:“这个......”
“其实我在福建就听说过,旗下有西北风情、兰州拉面和沙县小吃,全国连锁,估值上亿,还有很多的服装厂。”陈金山翻着调研资料,“为什么没带动本地脱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