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招兵买马(1 / 5)
当满清帝国的北方在内战的战火中呻吟,南方在密谋中躁动不安时,苏宁已悄然穿越烽烟,踏入了齐鲁大地??山东。
选择山东,绝非偶然。
这片土地在清初可谓多灾多难,连年的天灾、繁重的徭役,加上如今中枢崩溃、地方秩序紊乱,使得大量的农民失去土地,沦为流民,挣扎在死亡线上。
道路上,随处可见面黄肌瘦,拖家带口乞食的百姓,荒野间,倒毙的饿殍亦不鲜见。
正是这种极致的困苦与绝望,为野心家提供了最肥沃的土壤。
历史上著名的“闯关东”大潮,其根源也正是源于此地的生存压力。
苏宁看中的,正是这庞大的人口基数和无序的环境。
他需要人,需要大量对现状不满,渴望改变,并且易于控制的人。
没有选择繁华却眼线众多的府城,而是将目光投向了鲁西南、鲁中等流民聚集、官府控制力相对薄弱的山区与偏僻乡野。
在一处地势隐蔽,易守难攻的山谷中,他建立了自己的第一个据点。
启动工业空间,庞大的物资开始源源不断地流出。
堆积如山的粮食、成捆的布匹、闪亮的银元,以及各种看似“奇特”的工具和材料,被迅速地整理出来。
苏宁打出的旗号简单而直接......
“招工垦荒,管吃管住,按月发饷!”
对于在死亡线上挣扎的流民而言,这无疑是天降救星。
消息如同野火般在流民中传播,无数走投无路的青壮年,甚至一些拖家带口的人,抱着最后一线希望,涌向了苏宁的“招工点”。
筛选自然是秘密进行的。
苏宁更倾向于选择那些身强力壮,背景简单、家破人亡了无牵挂的青壮年。
入选者被带入山谷深处,他们惊讶地发现,这里不仅有足以果腹的食物和遮风避雨的简易营房,更有他们从未想象过的“纪律”和“训练”。
而训练他们的,并非寻常的教头,而是一群沉默寡言、动作精准到毫厘,眼神冰冷毫无感情的“人”………………
正是苏宁从工业空间中调出的AI机器人!
这些机器人被设定为最严苛的教官模式,它们不知疲倦,绝对公正,也绝无怜悯。
从最基础的站立、行走、转向开始,用近乎残酷的方式打磨着这些散漫流民的集体意识和服从性。
负重越野、障碍穿越、耐力训练......不断挑战他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