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君主立宪制(7 / 7)
无暇他顾于庙堂之大。这岂非......社稷之福?”
亲信恍然大悟,不再多言。
于是,在大明帝国的权力中心,形成了一幅奇特的画面:一边是首辅苏宁在内阁大厦和枢密院中,运筹帷幄,处理着来自全球的军政要务,推动着帝国战车隆隆向前;另一边,则是深宫之内,天启帝朱由校在他的木工房里,
心无旁骛地刨削着木头,沉浸在他的巧思妙想之中,对外面的世界漠不关心。
苏宁不仅不阻止,反而为他创造最好的条件,让他尽情发展他的“业余爱好”。
因为一个沉迷木匠活的皇帝,远比一个总想着亲政,总想着夺权的皇帝,要好控制得多,也安全得多。
天启元年,元宵灯会。
紫禁城张灯结彩,一片盛世景象。
天启帝在苏宁及百官的陪同下,登上城楼,与民同乐。
百姓山呼万岁,声震云霄。
年幼的天启帝被盛大的场面所吸引,好奇地张望着。
而苏宁则站在他身后半步的位置,坦然接受着万民的注视,仿佛他才是这个帝国真正的中心。
回到宫中,天启帝兴奋地拉着近侍太监,比划着他想制作一个巨大的,能够自行旋转的走马灯......
而苏宁,则在文华殿的密室里,对着巨大的世界地图,与海军元帅郑明商讨着下一步向印度洋深处,乃至非洲东海岸建立永久补给点的计划。
皇权,在木屑清香与机器轰鸣之间,悄然完成了又一次无声的交接与虚化。
天启帝将在他的木工世界里,找到一生的“理想”与慰藉,而大明帝国的权柄,则在苏宁的手中,愈发稳固,并朝着更广阔的天地,伸展而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