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利益,永远是选择的唯一出发点(3 / 5)

加入书签

;   “忠心?”朱由检缓缓起身,声音如冰,“你私通边镇,图谋不轨,还想骗朕说是忠臣?来人,把他嘴堵上,押去北镇抚司!待审明罪状,凌迟示众!”

    满殿文武噤若寒蝉,无人敢言。田尔耕、许显纯二人低头避视,额角渗汗。他们知道,下一个,恐怕就是自己。

    一场雷霆清洗就此展开。短短半月之内,魏党骨干相继落网:田尔耕因纵容下属贪污军饷、私设牢狱虐囚,被判斩监候;许显纯则被揭发曾参与构陷杨涟、左光斗等东林大臣,罪证确凿,赐自尽于狱中。

    与此同时,朝廷政令接连出台:恢复万历年间废止的“一条鞭法”稽查制度,严控赋税流失;裁汰冗官三千余人,节省俸禄开支百万两;并设立“督饷御史”,专责监督各边镇军费使用情况。

    民间为之震动。百姓初闻皇帝严惩贪官、整顿吏治,无不拍手称快。尤其当御史周汝登在河南开仓放粮,救活饥民十余万后,街头巷尾皆传“天子仁政,重振祖宗气象”。

    然而,也有人冷笑。

    扬州瘦西湖畔,一座园林深处,几名身着儒袍的士绅围坐亭中,饮酒论政。为首者乃江南盐业巨贾郑芝龙之兄郑芝凤,他冷笑道:“什么仁政?不过是杀几个阉党替罪羊,好让他继续搜刮我们罢了!前脚抄了崔呈秀的家,后脚就派巡盐御史来查我们的账,这是要断我江南财路!”

    旁人附和:“听说连徽州程氏都被罚了二十万两银子,只因少报了一船盐货。这般苛政,岂能长久?”

    “哼,”另一人低声道,“我看不出三年,必有变乱。只要有人振臂一呼,百万富户皆可为兵!”

    消息自然传到了宫中。朱由检听罢,并未动怒,反而淡淡道:“让他们骂去吧。只要辽东不失,流寇不盛,朕不怕他们说坏话。”

    可现实却不容乐观。

    这日午后,辽东急报送抵:皇太极亲率八旗主力围攻锦州,袁崇焕遣祖大乐驰援,途中遭伏击,全军覆没。锦州守将赵率教孤军奋战七昼夜,终因粮尽援绝,城破自刎。宁远震动,蒙古诸部观望不前。

    朱由检读完战报,手中茶盏“啪”地摔碎在地。

    “锦州丢了……”他喃喃道,“宁远门户洞开,下一步便是山海关!”

    他立刻召集群臣议事。毕自严痛哭流涕,称国库再无可支之银;兵部侍郎申用懋则建议放弃宁远,退守关内,集中兵力防备京畿。

    “退?”朱由检怒目圆睁,“一退再退,等到后金铁骑饮马渤海,你们再退到哪里去?!”

    他当即便下旨:调宣府精兵五千,由总兵官满桂统领,火速增援宁远;再拨内帑银十万两,经海路直送前线;并亲书手谕勉励袁崇焕:“朕与卿同心戮力,生死不负。”

    可就在圣旨发出当晚,紫禁城突生异变。

    乾清宫值夜太监发现,通往御膳房的小径上有血迹斑驳,追踪而去,竟在一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