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末法之时!三阳劫变!(精彩!)(4 / 5)
bsp; 朱由检反复思量,终下决心。他提笔亲撰《谕江南士民诏》,痛陈国难:“朕非不知尔等富庶之地,赋重难堪。然今辽左烽火不息,秦陇饥民百万,若无尔等协力输将,则九边将士何以为战?祖宗江山何以为守?望尔等念及君臣之义,共度时艰,勿使朕为亡国之君,尔等为覆巢之卵!”
诏书随同锦衣卫缇骑百人,由户部尚书毕自严亲自押送南下。
七日后,消息传来:郑芝凤被迫低头,补缴税银八十万两;程氏、薛家等亦相继认罚。江南骚动暂平。
然而代价沉重。民间传言四起:“天子搜刮江南,养兵西北,宁可亡南,不愿失北。”许多士人焚毁儒服,誓言不仕明朝。
朱由检读到这些流言,并未愤怒,只是默默将诏书副本收入匣中,题曰:“孤注一掷。”
冬去春来,局势稍稳。杨嗣昌在陕西推行屯田制,安置流民耕种荒地,又重建驿站系统,恢复地方秩序。李自成残部退入深山,活动范围日渐缩小。辽东方面,袁崇焕整顿边防,修筑堡垒,蒙古诸部慑于兵威,纷纷遣使纳贡。京城物价回落,百姓生活渐趋安定。
某夜,朱由检罕见地早歇。他卧于寝宫,听着更漏声声,竟觉多年未有的宁静。
忽然,一阵细微响动传来。
他警觉睁眼,只见床前立着一人,黑衣蒙面,手持短刃,正缓缓靠近。
“谁!”朱由检厉喝。
那人一惊,转身欲逃,却被埋伏在帷帐后的两名大内高手扑倒。搏斗间刀光闪现,一名侍卫胸口被刺,倒地不起,刺客也被制服,脸上黑巾脱落,露出一张年轻而扭曲的脸。
“你是何人?”朱由检坐起,声音冷静。
刺客冷笑:“我是陕北饥民之子!我父兄皆饿死于官仓之外,而你却在宫中饮酒作乐!今日杀不了你,自有后来人!”
朱由检盯着他,久久不语。最终挥手:“押下去,严审来历,但……勿用酷刑。”
次日审讯结果上报:此人名叫张小栓,原为延安府民,因家人饿死后投奔李自成,此次受命潜入京师,意图行刺天子,以激化民变。
朱由检看完供词,沉默良久,提笔在卷末批道:“此人虽犯大逆,然情有可悯。免死,发配辽东戍边,终身不得返中原。”
王承恩见状,低声劝道:“陛下宽仁,然恐助长逆贼气焰。”
“朕知道。”朱由检望着乾清宫梁上的蟠龙雕饰,轻声道,“可若连一丝怜悯都无,这皇位坐得又有何意义?朕不怕他们恨我,只怕有一天,连恨我的人都没了。”
春风拂过紫禁城,柳絮纷飞如雪。朱由检站在午门城楼上,眺望整座京师。街巷井然,车马往来,炊烟袅袅升起。他知道,这只是暴风雨间的片刻安宁。
但他仍要走下去。
因为他是皇帝,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