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2章(2 / 3)
得这么规范。”李阳感慨:“安梁县也该学学,不然老百姓的好东西都卖不出去。”
“等你路修好了,安梁县的农产品就能直接运到这来。”江涵韵笑着指向前方:“张扬说要在夜市设个‘县域特色区’,每个县都划一块地方,专门卖本土特产。”
李阳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角落果然有块标着“安梁县”的区域,几个村民模样的人正往货架上摆小米、红薯干,旁边挂着的招牌写着“生态种植,现买现装”。
其中一个正是石桥镇的王老汉,正拿着竹筐给顾客演示编织手法,脸上笑开了花。
穿过最后一排摊位,张扬正坐在一张折叠桌旁,面前摆着几串烤串、一碗炒粉,还有一碟切好的西瓜。
看到李阳,他抬了抬下巴,把旁边的椅子拉开:“来得正好,刚出锅的炒粉,加辣加蛋,跟夜市初遇时一个味。”
李阳把小米往桌下一放,一屁股坐下,拿起筷子夹了一大口炒粉:“你可以啊张扬,藏得够深。市长不当,跑去夜市跟我吃炒粉,还让我跟政府办要申报模板,故意逗我是吧?”
“规矩不能破。”张扬喝了口冰镇汽水,气泡在杯壁上炸开:“安梁县的路要修,资金要批,走正规流程才能服众。我要是直接打招呼,别人会怎么看?你这副县长还怎么开展工作?”
李阳哼了一声,又夹了块烤鸡翅:“少来这套。当年借我橡皮不还,欠我辣条没给,现在又把我发配到安梁县这穷地方,这笔账怎么算?”
“安梁县穷?”张扬挑眉,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推过去:“这是上周的统计数据,你的修路方案刚报上来,市里就批了三千万启动资金,加上你能从财政部申请的十亿,足够把安梁县的主干道都修一遍。
另外,东方电子已经跟县里对接,准备在石桥镇建配件厂,投产后能解决两百多人就业,比你守着财政部的报表管用多了吧?”
李阳拿起纸张,上面的数字看得他心头一热。
石桥镇的配件厂项目,他之前提过一次,没想到张扬竟记在心里,还推进得这么快。
他抬头看向张扬,对方正低头剥着花生,侧脸在灯光下显得格外沉稳,跟高中时那个刷题到半夜、会偷偷在宿舍吃泡面的少年重叠,又截然不同。
“算你有点良心。”李阳放下纸张,端起汽水跟张扬碰了碰:“不过,我可不会谢谢你。等路修好了,配件厂投产了,我要让安梁县的GDP超过临县,到时候你可得来给我庆功。”
“没问题。”张扬笑了:“庆功宴就设在这夜市,让你尝尝嘉和的特色,再给你介绍几个投资商,把安梁县的竹编、剪纸都做成产业链,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赚钱。”
两人正聊着,旁边传来争执声。
一个穿着西装的中年男人正跟烤串摊主理论:“你这烤串怎么这么贵?别的地方都卖两块,你卖三块,是不是趁机抬价?”
摊主是个黝黑的小伙子,手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