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0章(2 / 3)
赵德山的话,李阳哪里还能吃下去,他站起身跟着赵德山往书房走,脚步比平时快了些,心里既有期待,又有些莫名的紧张。
两人走进书房,赵德山打开电脑,鼠标点进嘉和市政府官网,首页“市长之窗”栏目下,一张清晰的照片跳了出来。
照片里的人穿着深色西装,坐在办公桌后,嘴角带着沉稳的笑意,眉眼间的轮廓,跟夜市里那个陪江涵韵吃炒粉、套圈的张扬,一模一样。
“我靠!”李阳忍不住低呼一声,身子往前凑了凑,鼠标点开照片放大,连张扬眼角那颗不太明显的痣都看得清清楚楚:“还真是他!这小子……”
他愣在原地,手里的酒杯差点滑掉,脑子里像过电影一样,把这些天的事串了起来。
夜市偶遇时,张扬问他挂职的地方,还说“有需要随时找我”;提到安梁县修路,张扬说“让政府办发申报模板”;甚至江涵韵那句“他在市政府上班,忙得脚不沾地”——原来不是普通工作人员,是市长!
赵德山坐在旁边的椅子上,看着李阳震惊的样子,端起茶杯喝了口,心里暗自庆幸:还好没因为李阳是“空降干部”就怠慢,现在看来,这位副县长不仅有财政部背景,还跟市长是老同学,这份关系,比什么都金贵。
“真没想到,你们俩还是老同学。”赵德山放下茶杯,语气里多了几分感慨:“张市长在嘉和威望很高,老百姓都念他的好。去年保障房项目,他天天泡在工地,硬是提前三个月交房,不少拆迁户过年时还专门去市政府送锦旗。”
李阳慢慢回过神,坐在椅子上,手指无意识地敲击桌面。
高中时,张扬就比同龄人沉稳,做什么事都有规划,当年两人一起备战高考,张扬的笔记本上,连每天的复习计划都列得清清楚楚。
现在想来,能年纪轻轻当上市长,能把跨河大桥、东方电子这些大项目推起来,倒也符合他的性格。
“这小子,跟我还藏着掖着。”李阳摇摇头,嘴角却忍不住上扬:“那天在夜市,我跟他说想争取修路资金,他还跟我讲申报流程,让政府办给我发模板,合着他一句话的事,还让我走这些程序。”
“张市长做事向来这样,讲规矩,不搞特殊。”赵德山笑着解释:“去年有个开发商想找他走后门拿地块,带了不少礼品,他直接让办公室的人送回去,还在政府大会上强调‘一碗水端平’。
不过,要是李县长开口,情况就不一样了——你们是老同学,他肯定会多关照安梁县。”
李阳看向电脑里的张扬,心里五味杂陈。
高中时两人一起翻墙去网吧,一起在操场边吃泡面,一起为了一道数学题争论到深夜,没想到十多年后再见,一个成了市长,一个成了副县长,还在同一个市工作。
“说起来,我还得谢谢他。”李阳放下鼠标,转头看向赵德山:“当初挂职名单下来,我还纳闷怎么分到嘉和,现在看来,说不定是他在背后帮了忙。
安梁县虽然穷,但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