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0章(2 / 3)

加入书签

见。

    宣传口最近收到不少嘉和市民的反馈,都在盼着改革能稳扎稳打。

    张扬同志的‘急脾气’在推动改革时是优势,但在平衡各方关系上,确实需要再历练。

    而且从宣传角度看,短期内连续破格提拔,容易引发外界对‘干部选拔标准’的猜测,反而不利于营造稳定的舆论环境。”

    戴子昂的发展震撼了所有人。

    特别是‘干部选拔标准’的猜测,反而不利于营造稳定的舆论环境这句话,很致命,很有可能成为张扬上位不了的阻碍。

    所有人目光看向戴子昂,不知道他是什么意思。

    按理说,他刚来江宁省,不应该跟张扬有矛盾啊。

    为什么他会这个时候站出来阻止呢?

    支持张扬上位的可是三巨头啊,省长、省委副书记、组织部长。

    接下来还会有常务副省长。

    这趟浑水,没那么好趟。

    曹先也怔了下,看了看戴子昂。

    三比三。

    会议桌两侧的人都没再说话,目光齐刷刷聚到曹先身上。

    谁都没料到会是这个局面——省长、副书记、组织部长力挺,副省长、政法委书记、宣传部长反对,剩下的几位常委要么低头翻材料,要么端着茶杯沉默,显然是在等书记拍板。

    曹先手指在桌沿轻轻划动,目光落在面前的两份文件上:一份是张扬的政绩清单,华宇重工复产、东方电子转型、沧澜河新区规划通过初审,每一项都写得扎实;另一份是省纪委的案件通报,二十七名涉案干部的名字密密麻麻,财政、国土、城建的窟窿等着填补。

    可转头又想起林振华的抱怨,说“张扬太急,不懂得商量”。

    就在这时,一直没开口的赵瑞敏抬起头,手指在桌上轻轻敲了敲。

    她面前的笔记本上,记着嘉和市近半年的经济数据:国企改革后,工业产值环比增长18%,就业率提升5.2%,群众信访量下降40%。

    “我说说我的看法。”赵瑞敏的声音不高,却让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

    她拿起笔记本,目光扫过众人:“首先说‘先例’。咱们定规矩是为了选对人,不是为了捆住自己的手。

    十年前没有的先例,不代表现在不能有——嘉和现在的情况,十年前也没有过。

    二十七名干部涉案,七个核心部门空着,财政赤字二十三个亿,这种烂摊子,要是等‘条件成熟’,等‘按部就班’,恐怕等不到明年,职工就要闹起来,项目就要黄掉。”

    她顿了顿,翻到下一页,上面记着她去嘉和暗访时的见闻:“我上个月去嘉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