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3章(2 / 3)
沿岸纳入省级文旅发展规划,每年给予两千万专项补贴:“上个月让周明轩跑的,省厅已经批了。
只要基础设施跟上,不怕没人来投资。”
他走到窗边,指着远处的沧澜河方向。
透过办公楼的缝隙,能看见河面上的货船缓缓驶过,桅杆在阳光下划出细长的影子。
“华宇和东方电子投产后,会带来上千个就业岗位,这些工人需要住房、需要消费。”张扬声音沉下来:“老城区的房子老旧,配套不全,新区刚好能承接这些需求。
咱们按‘职住平衡’来规划,工厂建在国道旁,住宅区靠河边,上班通勤不超过十分钟。”
魏浩然忽然想起什么,从公文包里拿出份报告:“上周国土局摸底,河对岸的三个村有拆迁意愿,村民想换成电梯房,但担心补偿款不到位。”
“补偿款按最高标准给。”张扬接过报告,翻到补偿方案那页:“货币补偿比市场价高百分之十,产权置换按1:1.2算,再额外补贴装修费。
村里的集体土地,留出百分之十建商铺,归村集体所有,租金用来给村民发分红。”
他在报告上签了字,递给魏浩然:“让国土局下周就进村宣讲,把补偿方案讲透。
另外,通知规划院,三天内拿出新区概念性规划图,重点标注学校、医院和商业街的位置。”
魏浩然刚要走,又被叫住。
张扬指着地图上的货运码头位置:“跟华宇商量下,码头由政府和企业共建,政府出地,华宇出设备,建成后双方按比例分成。
这样既能降低政府投入,又能绑定企业利益。”
等魏浩然离开,张扬重新站回地图前。
红笔在跨河大桥的位置画了两条平行线,一条连接老城区主干道,一条直通高速口。
他想起刚到嘉和时,开车经过沧澜河,看见岸边的村民在河边洗衣服,孩子们在浅滩上捉鱼虾。
那时他就觉得,这条河不该只是条普通的河流,该成为嘉和发展的引擎。
下午,周明轩带着规划院的工程师来汇报。
会议室的投影幕布上,新区概念图缓缓展开:两座白色的斜拉桥横跨河面,河心岛的芦苇荡间点缀着木质栈道,岸边的商业街是徽派建筑风格,灰瓦白墙映着河水,格外好看。
“学校按48个班设计,预留扩建用地;医院设置200张床位,重点打造儿科和康复科。”工程师指着图上的配套设施:“货运码头建在下游,离住宅区两公里,避免噪音影响;游客集散中心用玻璃幕墙,屋顶种绿植,既美观又环保。”
张扬盯着图上的污水处理厂位置,眉头皱了皱:“迁到下游可以,但要建地下管网,把周边企业的废水都收集过来处理,不能直接排进河里。”
&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