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逼逃(2 / 3)
子,虽是圣上下旨,你也可以逃婚不嫁啊!”
恍若有一道惊雷从她的头顶闪过,她一时呆住了:前世之时,是她自己顽劣任性,又被损友所骗,主动逃婚躲开君夜析。没想到今生,竟然会被吕淑妃所逼,被迫再次逃婚。难道前世今生,自己和他终究是没有缘分,只能匆匆错过吗?
她的心中一痛,豆大的泪滴一颗一颗的坠落在地上,脸上的表情却更加惶恐不安了:“这可是圣旨赐婚。我若是逃婚,即便君将军不多做计较,圣上也不会放过我的。”
前世她逃婚之时,君夜析并未多做纠缠,圣上倒也没有和她计较。不过眼下,她只能拿这个借口敷衍吕淑妃,希望能克制住她。
吕淑妃却是轻轻一笑:“这个倒不是难题。只要你有了一桩更加重要的婚事,圣上一定怪罪于你。反而会赏赐于你。”
听她此话,颜染的脸色顿时灰败了下来。
眼下京城之中,能比和君家结亲更重要的事,便只剩下两桩。
其一是为诸位皇子挑选正妃,只是若真有此事,京城之中早就该传的沸沸扬扬,不可能至今毫无动静。更何况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官家庶女,连参选的资格都没有。
另一桩便是北疆皇室的求亲了。她是圣上亲封的襄城郡主,在福安公主之下便是她了。既然那道封赏赵落华为安和郡主的圣旨并没有赐下,眼下能匹配的了北疆国主身份的也唯有她一人而已。
果然不出所料,吕淑妃浅笑着对颜染说道:“你可听说过北疆的景辉帝?他还是皇子的时候曾经来过一趟京城,当时我随着圣上接见过他。他长得仪表堂堂,为人也十分的谦和。听说他即位之后,御下颇有才能,将北疆治理的井井有条。眼下正有北疆使节来京中为他求亲,你若愿意,我可为你保媒,促成这一桩良缘。”
她的神色舒展,面容亲切,好似真的是在为自己考虑。可是颜染前生第一次听到断袖之癖这个词,便说的是景辉帝。他的确相貌英武、治国有道,可却有分桃的癖好,显然并不是什么良人。
更何况颜染此时已与君夜析情投意合,又怎么愿意远嫁北疆,做个有名无实的皇后?
她的头立刻垂的更低了:“听说北疆也是蛮荒之地,风卷黄沙,地广人稀。我如果嫁了过去,恐怕也适应不了那里的气候。娘娘的美意,奴婢心领了。”
吕淑妃似是早料到她会这么说,轻轻的笑了起来,随手将桌上的一本书卷抛了过来:“北疆并不比君家所驻守的戈壁荒滩。那里风景秀丽,物产富饶。只是世人无知,以为出了京城之外,别处皆为蛮荒,才使得这传言甚嚣尘上。我知道空口无凭,特意命人寻了一本地域志,你自己看看,便知我所言非虚。”
颜染低头往地上一看,躺在地下的果然是一本描写各地风土人情的地域志,那扉页之上的姓名正是京中一位颇富盛名的博学之士。她只得慢慢捧起那本书,随手翻阅起来,心中却不禁一沉。
她自然早就知道北疆并不是什么蛮夷之地,只是为了堵住吕淑妃的嘴,随口说的罢了。可没想到吕淑妃竟然有如此的心机,早早的准备了这本地域志,让她一时进退不得。
装作认真的认真看完那本书,她的面上闪过一丝惶恐:“没想到北疆竟有如此的风土人情,是我孤陋寡闻,让娘娘见笑了。”
“只是…”她又有些怯懦的犹豫说道。
“只是什么?”吕淑妃不耐烦的问道。自己眼下可是替她铺了一条通往皇后之位的康庄大道,虽然只是邻邦小国的皇后之位,但也总比嫁给那个不知进退的君夜析要好上许多。没想到这颜染看起来有几分机灵,实际却如此的不识好歹。
“只是我听说北疆盛产美人,我自知自己只有中人之姿,恐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