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张姨娘(2 / 3)

加入书签

而是含混的厉声喝道:“统统给我闭嘴!你们身为官家女眷,一个个逞着口舌之争。传出去成何体统?”只是她的声色之中不免带了些声厉内荏的意味。

颜染暗自低头冷笑,她深知李家与梁家现已蛇鼠一窝、沆瀣一气,而李姨娘更是梁氏的心腹之一。当年梁家转投上官墨门下,献上的万两诚意金可是李家掏出的真金白银。想让梁氏真正的惩罚李姨娘,没那么容易。

可若是李姨娘日后知道害死他亲生儿子的就是她的主子梁氏呢,李家还能够和梁家齐心协作吗?颜染眉头轻展,玩味的笑了。

“今天是什么好日子,后花园怎么这么热闹?”有宛若娇莺初啭的女声突然间响起,一阵兰熏桂馥的暗香袭面而来。

亭中众人一时停下争论,扭头一看:只见那银色的月华之下,婷婷袅袅的走出一个绝色美人来。

一个杏子红单衫、鸦稚色双鬓的小丫鬟正替那美人打着一盏橘红色的琉璃宫灯。那琉璃宫灯正在微微转动,光华流转之间,宫灯上的福童报喜栩栩如生。

那美人身着蜜合色烟霞银罗花轻纱长裙,外搭一件玉色绣折纸镜花绫披帛。月色朦胧,众人看不清她的面目,只见她身姿如弱柳扶风,腰肢不堪盈盈一握。巴掌大的小脸皓若凝脂,滑腻似酥。在月华之下,竟莹莹的泛出一层微光来。

待那美人走近,众人见她螓首蛾眉、眸含秋水,朱唇皓齿,杏面桃腮,乌发只拿淡绿色的缎带微束。她身上并无半点佩饰,可是已经隐隐露出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窈窕风姿。

她见众人向她看来,不由得微微一笑。众人只觉眼前一亮,见那美人两颊的梨涡像盛满了新酿的蜜糖,隐约有霞光**漾。

“张姨娘!”梁氏微微一愣,鼻中轻嗤一声,脸上却立刻盛满了关切:“更深露重,秋夜寒凉,你才生了五少爷,怎么就出来了?若是过了风可是不好。”

张姨娘抿嘴一笑:“我的秋月阁离这里甚近,我听到众位姐妹在此争吵,又听太太过来了,特来拜见。”

来者正是颜铭远当下的心头肉,当朝御史大夫张毕言的嫡女张若庭。

当年张若庭以十二岁的闺龄摘得京城女子诗社的魁首,是才色双绝、誉满京城的第一美人。待她至十五岁芳龄,前来提亲张府提亲的人络绎不绝,险些踏破了张府的门槛。

只是张家门风清正、人口简单,并无侍妾姨娘。张御史对张若庭爱若珍宝,一心想要找到一个如自己一样不纳妾室的青年才俊。

然而时下,官家世族奢靡之风尤盛,想找一个一样誓不纳妾的世家子弟比登天还难,张若庭很快便蹉跎至十八岁高龄。

待张毕言得悉太后有意为年逾不惑、重病缠身的亲子康王续娶张若庭冲喜,为时已晚。

康王为太后亲子,可是自幼体弱多病,用参汤灵芝好容易将养到四十余岁,已经娶过三房正妃。而这三房正妃生前皆是高门贵女,然进门后很快便都香消玉殒。坊间盛传,康王生性暴烈,这三位正妃均是被康王活活打死。

张毕言不只张若庭何时入了康王之眼,不再东挑西捡,放出风去,只求择一身家清白的青年才俊将张若庭速速聘出门去。

话说当时适龄的青年才俊并非没有,然而当初新帝年幼、大权皆旁落于太后之手,世人不敢开罪于太后,皆不敢再去张家求娶。

唯有颜铭远让人备了各色礼物,上张府下聘。当年风光无限的张家大小姐便急匆匆的被一顶粉色小轿送进了颜府里。

世人皆道颜铭远是真心爱慕张家大小姐,故而不畏强权上门求娶。颜染却知道,求娶张若庭不过是颜铭远送与新帝的一张投名状罢了。

新帝即将长成,而太后虽手握重权却已经年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