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雷霆手段护孤孀(2 / 3)

加入书签

,欲夺其安身立命之基,甚至要掌控其女婚嫁。

信中强调,吴氏志节可嘉,愿终身不嫁,抚育亡夫血脉,其所酿之新酒,于北地严寒或有大用。

末了,言道:“此等忠烈遗属,若被宵小所欺,寒的不止是逝者之心,亦是边军将士之心。

望舒人微言轻,然不敢忘王家与军中渊源,故冒昧恳请佥事援手。”

杨彪看罢,又品了一口那“烧春”,只觉一股暖线直坠丹田,浑身舒泰,这酒若用于边军,确是驱寒佳品。

再想到麾下儿郎若阵亡,家眷竟被如此欺凌,顿时一股无名火直冲顶门,猛地一拍案几,怒道:

“岂有此理!阵亡弟兄的遗孀孤女也敢逼迫,真当我边军无人耶?”

他当即唤来亲兵,取出官印,亲自书写加盖了一份“忠烈遗孀,应予优抚,地方不得滋扰”的正式文书。

写罢,犹觉不足,竟亲自携了文书,让王煜与他同乘一骑,快马直奔千户府。

见到林望舒,杨彪将文书递过,声若洪钟:

“弟妹放心,此事我管定了!

吴氏既是阵亡兵士家眷,便受我军中庇护。

这是文书,你且收好。

若那起子混账东西还敢来闹,你只管派人给我递个话,我亲自带兵去将他们痛打一顿!

打死了,算我的,看谁还敢动我边军的人!”

林望舒连忙道谢,心中大定。

有了军方这强硬无比的态度,此事便成功了大半。

送走杨彪,她毫不耽搁,立刻回到书房,亲自草拟了一份禀帖。

这份禀帖措辞极为讲究,并未强调王家私利。

而是以“维护朝廷抚恤忠烈之恩义”为切入点,详述吴氏作为阵亡募兵遗孀,恪守妇道,抚养孤女。

现在却因原籍宗族逼迫,生计与名节皆受严重威胁,情状凄惨。

恳请省府念其忠烈,恩准其迁籍至北地,由本地官府加以抚恤照看,以全朝廷体恤将士之心。

禀帖之后,附上了杨彪出具的军方文书副本、县衙公证的方子归属官契副本,以及吴氏自述的状纸,证据链清晰完整。

她将此禀帖连同一些北地常见的皮毛、山货等土仪,交给赵猛,叮嘱道:

“赵队长,你亲自跑一趟省府,以此番名义,求见巡抚大堂伯。

将此信与土仪呈上,务必当面陈述吴氏之困境与我等之忧心。”

赵猛深知此事关系重大,郑重接过,挑选了几名精干护卫,即刻启程。

那巡抚大堂伯接到子侄辈的拜见和书信,初时只当是寻常问候。

及至展信细读,见信中所述之事,桩桩件件证据确凿。

尤其是军方都已明确表态维护,而那原籍宗族竟仍敢如此嚣张,若此风一长,岂非寒了边地将士之心?

更兼此事已牵扯到王家,若处理不当,倒显得他这巡抚无能,连自家子侄庇护的忠烈遗属都护不住。

他越看越是火起,当即拍案道:“欺人太甚,真当我王家是泥捏的不成?”

他毫不迟疑,立刻下令,不但签发了同意吴氏迁籍的文书。

更是亲自草拟了一封措辞严厉的责问函,发往邻县县令处。

质问其“如何教化地方,竟容此等悖逆宗族,以陋规凌驾国法,逼迫忠烈遗孀,视朝廷抚恤之恩如无物?”

前两步的顺利执行,让望舒终于暂时安了心。

现在到了第三步,便是雷霆执行,尘埃落定。

赵猛携着省府巡抚的命令与杨佥事的军方文书,会同沈县令派出的得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