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巴达维亚的审判(1 / 4)
神武九年(崇祯二十四年),夏。爪哇岛,巴达维亚外海。
湿热的海风,吹拂着一面巨大的玄色麒麟帅旗。
太子朱慈烺,身着一身轻便的锁子甲,外罩亲王常服,正站在“麒麟号”的船楼最高处,用千里镜,冷冷地注视着远处那座如同匍匐巨兽般的城市——巴达维亚。
在他的身后,是李定国、郑成功、定王、晋王等一众帝国最高级别的将帅。
而在他们的脚下,整片海域,都已经被大明帝国的庞大舰队所彻底封锁。数百艘战舰,如同一道不可逾越的海上长城,将巴达维亚港围得水泄不通。
自太子下达总攻令以来,已经过去了半个月。
在这半个月里,郑成功率领的海军,彻底肃清了港口外的所有荷兰残余船只。而从陆地上,顾炎武、曹勋等各路开拓贵族的军队,也已经完成了对巴达维亚的三面包围。
然而,战争的进程,却远比想象中要艰难。
巴达维亚,这座荷兰东印度公司经营了数十年的亚洲总部,无愧于它“东方女王”的称号。那由意大利工程师设计的、厚重而低矮的星形棱堡,对这个时代的实心炮弹,有着近乎免疫的防御力。明军的野战炮,除了在墙体上砸出一些白点和浅坑,根本无法对其造成结构性的损伤。
而在陆上的数次强攻中,明军更是在荷兰人那纪律严明的火枪方阵和交叉火力网面前,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数以千计的士兵,倒在了冲向棱堡的死亡之路上,连城墙的边都没能摸到。
巴达维亚总督德·格拉夫,似乎也从最初的恐慌中回过神来。他坚信,只要能依托坚城,将战争拖下去,这支劳师远征的东方军队,必然会因为补给、疾病和巨大的伤亡,而最终崩溃。
一时间,马六甲海战大捷的荣光,仿佛被这座坚城蒙上了一层阴影。凝重和焦躁的气氛,开始在明军大营中蔓延。
“殿下,”顾炎武风尘仆仆地从陆上大营赶来,登上旗舰,神情凝重地汇报道,“敌军防御之坚,火器之利,远超我等预料。将士们虽悍不畏死,但强攻伤亡太大,于心不忍。臣以为,或可长期围困,待其粮尽……”
“长围?”太子放下了手中的千里镜,摇了摇头,“孤的舰队,每日消耗的粮草淡水,便是一个天文数字。孤的将士,在这湿热的瘴疠之地,多待一日,便多一分染病的风险。孤,没有时间跟他们耗下去。”
他转过身,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位将领。
“他们以为,他们的堡垒,是他们最坚固的盾。孤,就要让他们亲眼看看,当真正的‘矛’出现时,他们的盾,是何等的不堪一击。”
他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足以让所有人安心的、绝对的自信。
“传孤将令。”
“命,郑成功,率海军主力,于明日午时,对巴达维亚港口区,进行饱和式炮击!吸引敌军主要注意力!”
“命,顾炎武,曹勋,整合陆上所有步兵,于明日午时,对巴达维亚东门、南门,发动总攻!不必计较伤亡,只需摆出决一死战的姿态!”
听到“不必计较伤亡”,顾炎武等人心中一紧,但看到太子那不容置疑的眼神,他们还是躬身领命。
“殿下,那……我等何时……”晋王朱慈增忍不住问道。他和他麾下的可汗亲卫,以及定王麾下的东宫卫率重骑,自登陆以来,一直按兵不动,早已按捺不住。
“你们?”太子微微一笑,“你们的任务,是等待。”
他将目光,投向了巴达维亚城西面,那片广袤而又寂静的原始雨林。
“等待真正的审判,降临。”
……
次日,午时。
↑返回顶部↑